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踏石留印、抓
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将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
破口,创造性提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等重大论断,既从
认识论层面回答了“作风建设是什么”的理论命题,更从方法论维
度构建起“抓什么、怎么抓”的实践体系,开创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迈上新征程,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持之以恒深化作风建设,
进一步开拓党的作风建设新局面。
抓好作风建设是我们党百余年奋斗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将优良作风作为立党兴党的精
神标识和执政根基。历经百年淬炼,党在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光荣
传统和优良作风,不仅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更
是构筑百年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精神密码,为实现长期执政提供
了根本保障。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始终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一项
重要任务。从提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部队行动准则,到延安
时期开展整风运动,再到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
要求,通过持续不断的作风建设,中国共产党人以清正廉明的政
治品格赢得民心,最终“用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作为领导国家建设的核心
力量,为了警惕和纠治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作风的滋生蔓
延,接连开展“三反”“五反”运动、整风运动等,建立干部参加劳
动的制度,提出党政干部的纪律规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巩固了党的组织,纯洁了党的
作风。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根据形势的
发展变化,明确提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
问题”,在党内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等优良作风,进
一步丰富党的作风建设新内涵,实现了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和实践
的双重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
央全力以赴大抓党的建设,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局,从制定和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先后开展环环相扣的党内集中教育,持
续纠治“四风”,通过“打虎”“拍蝇”“猎狐”等手段惩治腐败,通过
严明党规党纪强化约束,通过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纯洁自
身,驰而不息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推动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兴衰、关乎事业成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
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历史
和实践证明,抓好作风建设是解码“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
密钥,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坚实保证。
抓好作风建设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要
求。党的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政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坚持和发扬优良作风。
马克思恩格斯在革命实践中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抛掉自
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列宁也指出要克服“官僚主义习
气、地位观念和钻营作风”,防止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蜕化
变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真理力量
集中体现为我们党的正确理论,人格力量集中体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