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对如何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对如何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思考 【摘 要】人民警察作为我国社会治安管理活动的主要执 行者和政府的形象代表,负担着非常重大的社会责任,掌握 着关键的社会管理权力。本文从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建设 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当前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建设的现状和 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帮助 人民警察更好的调整自身的工作状态,帮助社会各界关注人 民警察的职业保障,推动公安队伍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整 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关键词】人民警察 职业保障 原因分析 改进建议 人民警察职业保障是指确保人民警察依法履行工作职 责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保障,主要包括执法保障、发展保障、 待遇保障、安全保障、健康保障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 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要求, 进一步推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工作,深化职业保障机制改革, 如何借助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有利契机更好地推进警察职业 保障。 人民警察的职业保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公安队伍的 生机、活力与战斗力,关系到政权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大局 稳定。增强人民警察荣誉感,要牢记宗旨,不辱使命,在干 事创业中,进一步增强全体民警对自身职业的自豪感和归宿 感。 一、当前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执法活动束缚多、执法权益保障弱。既保障人权又 保障民警正当执法权益,是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必须 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全 面推进,尊重和保障人权已写入宪法和刑事诉讼法,收容遣 送、劳动教养等一批有悖人权保障要求的法规制度相继被废 止,人民群众的人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越 来越高。依法规范和约束警察执法权,以更加有力的措施保 障人权已成为大势所趋。与此同时,尽管现行刑法、治安管 理处罚法、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对保护民警执法权益也作 了规定,但普遍存在操作性不强、处罚偏轻、威慑力不足等 问题。民警在执法实践中,一方面面临着人权保障原则的种 种束缚,另一方面执法权益又得不到有效保护,谩骂侮辱、 围攻殴打、诬告投诉民警的现象时有发生,既直接侵害民警 人身安全,又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公信力。 (二)经济发展不平衡、财力保障不到位。当前,各地公 安机关均不同程度存在民警生活待遇偏低、健康状况堪忧、 办公经费不足、装备配备落后等保障不力问题,而要解决这 些问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我国幅员辽阔,地 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与中西部、城市与农村经济条件差 距很大,很多落后地区并不具备提供保障标准的条件和能力, 加之国家层面尚无对警察职业保障给予特殊照顾的硬性政 策规定,地方政府自然也不愿意主动多给。 (三)有关部门不积极、社会舆论不理解。一是部门行业 相互攀比所致。通常而言,各部门、各行业都认为本部门、 本行业工作最辛苦、最重要,最应提高保障水平,如果只提 高公安机关待遇,其他单位可能产生失落甚至抵触情绪,而 有关部门也会考虑这种情绪,在政策制定上会对各部门、各 行业进行平衡照顾。这种心态直接导致有关部门对公安机关 提高人民警察职业保障水平的呼声不支持或应付拖延;二是 各种传言所致。社会上有很多传言称公安机关是特权机关, 既能抓人关人,又能罚款没收,民警隐性收入非常高,加上 公安机关内部确实存在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现象,进一步 加剧了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不良观感,直接导致群众反对提高 人民警察职业保障水平;三是部分媒体的负面宣传所致。部 分媒体为吸引公众眼球,负面报道涉警新闻,甚至以讹传讹, 形成了不利于公安机关的社会舆论氛围;四是公安机关自身 不当宣传所致。长期以来,公安机关自身宣传部门喜欢把公 安民警宣传成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式的人物,而对公安民 警面临的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宣传较少,导致有关部 门和群众不了解不理解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工作。如何破除误 解,争取到有关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理解与支持是健全人民警 察职业保障制度必须面对的问题。 (四)面临着队伍状况不适应的挑战。加强队伍建设与健 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健全 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是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另 一方面,加强队伍建设是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基本 前提和重要保障。但当前,公安队伍的状况不尽如人意,在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发展。一 是民警职业倦怠情况严重,由于职务晋升空间狭窄、工作压 力过大、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理想与现实落差大等原因, 不少民警尤其是基层民警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问题;二 是部分民警政治素质低,为民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推诿敷衍, 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或武器侵害群众利益;三是部分民警身 体素质、专业技能差,对犯罪分子跑不过、打不赢,工作质 量和工作效率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上述状况的存在一方面会 给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带来“不值得”的反对声,另 一方面,即使健全了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也难以发挥应 有作用,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如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公安队 伍是健全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制度必须同时考虑的问题。 二、人民警察职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把警察与一般公务人员等同,而忽视其特殊性。目 前我国工作人员的管理机制“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这样 在财政供给保障和人事管理上存在“块”的局限性,这是警 察职业保障面临问题的根本原因。 现行民警职业保障制度 缺乏强制力。 一些地方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民警职业制度,但 这些制度或措施仅属于公安机关内部的规定或要求,对地方 政府或相关部门没有强制性执行力,相当多的内容需要与地 方部门协调,需要公安机关和主要领导去推动落实。民警的 职业制度落实的效果很大程度体现在领导的协调能力上,这 显然不利于制度的长期贯彻执行。职业保障制度必须通过国 家、地方政府以法律、法规等形式确定、去保障。 (二)现行社会舆论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一些媒体为了搏 取公众眼球,找到好的“卖点”,对涉警事件的宣传“情有 独钟”,更要命的是戴“放大镜”、用“显微镜”查找警察的 问题,制造社会负面效应;同时公安机关自身宣传创新和更 新不够,使社会公众对于警察工作与生活缺乏全面了解,一 定程度上削弱了警察的社会正面影响力,使警察权益长期未 得到群众的尊重。 (三)公众对警察期望值过高,而警察的职权和能力有限, 当警察没有能力解决公众问题或达到其预盼的期望时,就会 产生消极对立情绪,造成警民关系对立,加深警察同群众之 间的误会和隔阂。 (四)警察队伍的管理,只强调了“管理”,却忽视了“优 待”,只注重树整体形象,却牺牲民警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