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总工会 2025 年五一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五月的阳光洒满奋进的征程,五月的鲜花簇拥劳动者的
荣光。今天,我们齐聚一堂,隆重表彰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作出卓越贡献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模范集体。这既是
对过去一年拼搏奉献的深情礼赞,更是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
再动员、再出发。在此,我谨代表市总工会,向受到表彰的
先进个人和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职工和工会
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工
会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劳动创造历史,奋斗成就未来。过去一年,全市广大职
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
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十四五”规
划收官目标,在产业升级的主战场、科技创新的最前沿、乡
村振兴的第一线、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用汗水浇灌收获,
以实干笃定前行,书写了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今天受到
表彰的先进典型,正是全市劳动者的杰出代表,你们用行动
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
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最鲜活的
精神力量。
下面,我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筑牢思想根基,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旗帜是前行的方向。在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工会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对
工会工作的绝对领导,把牢政治方向,强化理论武装,团
结引领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让党的
创新理论在劳动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一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稳思想之舵。政治上的坚定
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全市各级工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
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通过“中国梦・劳动美”主题
宣讲、“劳模工匠进校园”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
业、进车间、进班组。要结合“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
点,引导职工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
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要以价值引领为抓手,厚植精神沃土。劳动模范是
“干出新时代”的排头兵,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
动典范。要加大对劳模工匠的宣传力度,通过专题报道、事
迹展览、文艺创作等形式,讲好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工匠
故事,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
美丽”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
的示范效应,鼓励劳模工匠带徒传技、技术攻关,培养更多
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形成“点亮一盏灯,照亮
一大片”的生动局面。
三要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培育职工情怀。文化是凝心聚
力的精神纽带。要依托工人文化宫、职工书屋等阵地,开
展形式多样的职工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要注
重培育“家文化”,推动企业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让职工在劳动中实现自我价值、
感受尊严荣光。要深化“书香工会”建设,开展职工读书活
动,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文化素养和职业技能。
二、勇担时代使命,在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发展是第一要务,奋斗是最美姿态。当前,我市正处于
“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阶段,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乡
村振兴等任务艰巨繁重。全市广大职工要以“功成不必在我”
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推动高质量
发展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实干
铸就城市辉煌。
一要聚焦产业升级,当好创新发展主力军。产业升级是
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要围绕我市“5G+工业互联网”“新
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
组织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活动,推动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要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平
台作用,鼓励职工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更多“独门
绝技”“看家本领”,为我市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贡献智慧和
力量。
二本聚焦科技创新,争做技术革新领跑者。科技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强
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技能培训,
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太行技工”。要举办“技能大赛”“创
新成果展”等活动,搭建职工成长成才平台,激发职工创
新创造活力。要推动企业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职工开
展“五小”(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
活动,让创新在基层一线蔚然成风。
三要聚焦乡村振兴,甘为“三农”发展孺子牛。乡村振
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组织职工开展“建功
乡村振兴”行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支持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发展,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升级。要加强农民工职
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帮助农民工融入城市、
扎根乡村。要开展“工会进万家・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温暖行
动”,关心关爱农民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群体,让他
们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