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委书记在文化强省动员部署会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委书记在文化强省动员部署会暨全市宣传思想 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和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 X 重要讲话精神、给祖籍 X 的香港企业家的 重要回信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持续深化“八项工程”、更好 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动员部署会 精神,部署推进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 一、感悟历史潮流、挺立时代潮头,以更高站位扛起新时代 的文化使命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X 工作期间部署实施文化建设“八 项工程”20 周年、提出“红船精神”20 周年,也是高质量发展 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之年。站在这个重要节点上,我们要 以更加宏阔的历史视野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 时代浪潮中找准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扛起 新时代文化使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第一,牢记殷切嘱托,感恩奋进彰显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总 书记在 X 工作期间,就把“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作为“八八战 略”重要内容,寄予 X“繁荣发展港城文化”的殷切嘱托。党的 十八大以来,总书记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推动文 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2023 年 9 月, 总书记在考察 X 时发表重要讲话,勉励我们更好担负起新时代 的文化使命。X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擦亮港城文化“金名 片”,高水平打造“在 X”系列品牌,推动文化强市建设取得积 极成效。只要我们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就 一定能够推动港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提升中国文化感染力和 中华文明影响力贡献更大力量。 第二,主动对标争先,增创优势推动文化繁荣。一座城市的 发展进步,往往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以文化繁荣为标志。在奋进 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刻,省委寄予我们“挑大梁作示范” 的期望要求,勉励 X 成为 X 最亮丽的一扇窗口。打造“最亮之 窗”,既要实力硬核、也要魅力卓绝,既要蜚声国内、也要名扬 海外,这对高水平文化强市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增强 使命感、紧迫感,加快补齐文化建设领域的短板弱项,全面提升 城市文化软实力。 第三,把握发展大势,守正创新激荡文化力量。创新是文化 永葆生机的重要源泉,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更好担负起 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必须以守正之道把牢方向,聚创新之势探索 前行,牢牢把握文化建设的主动权。我们要深刻把握新一轮科技 革命对传播格局的重大影响,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 示范区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深刻把握信息化条件下文化领 域治理的考验,加快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念、思路、机制 变革,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的作用。 二、激发内生活力、激扬独特魅力,以更大力度推动港城文 化大发展大繁荣 市委按照文化强国建设的决策部署,对标高水平文化强省 “五个新高地”,根据 X 实际,提出打造全方位彰显真理伟力的 守根铸魂之城、全领域激扬文化活力的锦绣文脉之城、全要素交 互赋能跃升的文化创新之城、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神富有之 城、全维度擦亮重要窗口的文明互鉴之城的奋斗目标。打造“五 个之城”,必须保持笃行者姿态、树牢大文化理念、推动整体性 变革,全面提升文化创新力、带动力。 (一)坚持根脉与魂脉一体把握,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心见 行。深入推进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传播,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心走实。 一要系统化循迹溯源。迭代“在 X,感悟真理伟力”实践解 码工程,深化“八八战略”在 X 实践的研究,充分彰显“两个 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和“八八战略”的实践伟力。要加强 X 革 命根据地等红色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深化新时代红色印记传承 弘扬行动,让红色革命文化在新征程上焕发时代光芒。 二要常态化强基铸魂。健全“四个以学”长效机制,完善落 实“第一议题”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用好“知行学 堂”等平台载体,聚焦理论要点、时事热点、实践重点开展教育 培训,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要完善党的创新 理论大宣讲机制,建强“后浪”宣讲矩阵,推广蹲点宣讲、理论 开放麦、农民演说家等品牌,让“真理的味道”浸润更多人的心 田。 三要精准化阐释传播。健全党的创新理论传播体系,深化打 造“在 X,读懂共同富裕”理论传播品牌,建强“四明回响”等 线上线下阵地平台,不断提升新媒体传播力,增强传播的精准性 实效性。要完善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作用发挥机制,打造一批哲 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平台和重点智库。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内在契合,推动特色地域文化焕活新 生。以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的自觉,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 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港城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要擦亮“源起海洋、赓续千载”的文化标识。高水平推进 X 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加强井头山遗址、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发掘 和研究,整体构建 X 海洋文明探源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 语体系,在更宏阔的时空场域中呈现农耕文明、海洋文明、运河 文明交汇交融的历史脉络,擦亮中华海洋文明重要起源地的标识。 要健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机制,系统梳理 X 的历史文化“家 底”,把渊源讲透彻、把脉络理清楚、把体系建起来,让“何为 X、何以 X”更加立体生动。 二要构建“潮涌三江、文润四明”的整体布局。把文化思维、 文化价值、文化要素融入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在规划前做 深文化溯源、在建设时顺应文脉肌理、在管理中突出文艺表达, 科学布局文化空间、文化设施、文旅业态,高水平推进三江文 化长廊核心文化轴带建设,让每一个片区、每一条街巷、每一处 建筑都能成为文脉传承的展厅、文化记忆的载体,全面彰显大都 市的历史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 三要挖掘“古韵今辉、敦品励行”的时代价值。实施文化基 因激活工程,创新数字表达、大众表达、青年表达、国际表达等 时代化表达方式,丰富阳明文化“知行合一”、海丝文化“开放 包容”、商帮文化“勇立潮头”等文化精髓的呈现形式,深入挖 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价值,让丰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现代生活。 要紧密结合 X 勇担使命、争先进位的时代课题,深入解读特色 地域文化和创新文化、工业文化、廉洁文化等内在关联,大力弘 扬创新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发 全市上下实干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