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一次向高质 量发展进军的冲锋号角。刚才,区发改委系统盘点了《优化营商 环境十项重点工作》的阶段成效,数据局、司法局等部门聚焦痛 点堵点亮出了改革“施工图”,既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更有破局 开新的锐气。当前,x 正处在“向海图强、争当标杆”的关键跃 升期,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担当的试 金石。下面,我以“立破、标本、协同”三大战役为纲,部署优 化营商环境攻坚任务。 一、立破并举,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格局决定事业的境界。优化营商环境必 须从破除思维定式、打破路径依赖中闯出新路,以思想“破冰” 推动发展“破局”。 (一)要立“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破“本位主义”的狭 隘视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我们 要清醒认识到。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 是发展问题,更是执政能力问题。当你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想到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审批流程再造时对标 RCEP 国际规则,在 服务企业中践行“两个毫不动摇”,就是在用行动诠释“两个维 护”。这种政治自觉必须融入骨髓。要在政策制定中把握“时与 势”。紧扣碳达峰、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前瞻布局绿色金融、 智慧物流等配套政策,让x的产业政策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要在改革推进中统筹“近与远”。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短视 行为,建立涉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政策调整设置缓冲 期,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在服务实践中贯通“上与下”。把省 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转化为 “x 版”改革清单,确保顶层设计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要立“争先进位”的标杆意识,破“小富即安”的保 守心态。营商环境评价不是“及格赛”而是“锦标赛”,不能满 足于“苏北领先”,要敢于与昆山比效率、与杭州拼创新。当前, 我区在“获得电力”“跨境贸易”等指标上仍有短板,必须开展 “对标赶超”专项行动。要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对省 营商环境评价 18 项指标逐项解剖,对排名后三位的指标实行区 委挂牌督办,限期销号整改。要推行“场景化”对标学习。组织 审批、监管条线干部赴苏州工业园区开展沉浸式实训,把“不见 面审批”“审管联动”等先进经验转化为“x 实践”。实施“品牌 化”创新工程。聚焦海洋经济、跨境电商等特色领域,打造“蓝 色营商”“丝路 e 窗”等改革品牌,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的竞争优势。海头电商产业园“企业开办 4 小时办结”的实践启 示我们。只有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能让“投资 x”成 为企业家的共同选择。 (三)要立“用户思维”的服务理念,破“官本位”的惯性 思维。企业感受是营商环境的晴雨表,要坚决摒弃“政府端菜” 的傲慢,树牢“企业点菜”的自觉。徐福酒业扩建项目审批中 “干部陪跑全程代办”的案例深刻启示。优化服务没有终点,只 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构建“沉浸式”体验机制。开展“局长 走流程”活动,让部门一把手以企业经办人身份体验审批流程, 找准“中梗阻”症结。要创新“反向式”评价体系。在政务服务 大厅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推行企业“匿名打分”制度, 倒逼服务质效提升。要建立“穿透式”响应闭环。对 12345 涉企 工单实行区领导包案制,做到简单问题现场办、复杂问题专班盯、 疑难问题联席商,让“事事有回应”成为 x 营商名片。 二、标本兼治,以问题导向破解发展梗阻 痛点堵点就是改革靶点。必须用解剖麻雀的精准、刮骨疗毒 的勇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既治已病防未病,更固根本谋长远。 (一)要治已病,开展系统化问题清零行动。“综合查一次” 改革不能止于减少检查频次,更要根治多头执法顽疾。去年某食 品企业因环保、消防、市监三部门重复检查导致停产整改的教训 警示我们。监管的初衷是规范发展,而非束缚手脚。要建立“监 管事项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全区 28 个执法部门检查事项进 行编码管理,实行“一企一码”扫码执法,避免重复检查。要推 行“综合查一次”标准化流程。组建“专家+执法”联合专班, 制定涵盖安全、环保、税务等领域的检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