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在2025年市党建
引领协调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党建引领协调机制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决策部署,总结经验、分析形
势、部署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市高
质量发展。刚才,相关部门和县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希望大家相互借
鉴、取长补短。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政治引领,以党建赋能筑牢基层治理根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的“红色引擎”。过去一年,全
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推动资源下沉、力量聚合、服
务提质,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基层治理仍面临权责不
清、资源不足、服务不优等问题,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
理走深走实。
(一)强化政治功能,夯实基层治理“主心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
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深化“一小区一支部”模式,推动党组织向小区、楼栋延伸,构
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比如,苏州
吴中区木渎镇花苑社区通过组建13个实体党支部,吸纳居民小组长、老党员参与治
理,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要选优配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实
施“头雁培育”工程,通过“县内+域外”“理论+实战”培训,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突
出、群众认可的带头人队伍。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用好“学习
强国”“共产党员网”等平台,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深化减负赋能,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突
出,必须通过减负赋能让基层轻装上阵。要深化拓展破解“小马拉大车”成果,建立
健全乡镇履职事项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明确“上收事项、配合事项、基本事项”,确保
权责对等、责能匹配。比如,晋中市通过编制履职事项清单,推动资源服务下沉网
格,打造“接诉即办”样板。要推进数字化赋能,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
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农村党建数字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要强
化资源保障,落实村(社区)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确保基层有资源、有
能力为群众办事。
(三)突出共建共治,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基层治理是系统工程,需要各
方协同发力。要深化“大党委”机制,吸收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签订
共驻共建协议,推动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比如,凤阳县通过“大党委”整
合37个成员单位资源,提供法律咨询、义诊等服务30余项。要畅通群团组织、社会
组织参与渠道,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
人享有”的治理格局。要发挥新就业群体作用,组建快递员、外卖小哥兼职网格员队
伍,通过“随手拍”“随手报”等方式,参与文明创建、隐患排查等工作。
二、聚焦重点突破,以精准发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关键、精准施策。要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聚
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靶向发力、攻坚突破,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攻坚“空心村”治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空心村”是制约乡村振
兴的突出问题,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治理。要深化专项治理,建立“县乡村
三级联动”机制,组织农业农村、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联合开展“空心村”摸底调
查,逐村建立“一村一档”台账,明确治理路径和时间表。比如,某县通过“空心村”治
理,腾退土地2000余亩,其中800亩用于发展设施农业,1000亩用于建设乡村旅游
综合体,200亩用于复垦造林,带动村集体增收3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要
强化产业支撑,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原则,引入龙头企业、合作
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比如,某村通
过盘活闲置宅基地,打造“民宿集群+采摘园+手工作坊”产业链,年接待游客超10万
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要完善基础设施,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优先向“空心
村”倾斜,实施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电网改造等工程,同时配套建设卫生室、文化
广场、日间照料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服务。
(二)整顿软弱涣散,建强基层组织“桥头堡”。软弱涣散党组织是基层治理
的“短板”,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推进整顿。要常态化排查整顿,建立“村级自查、
乡镇核查、县级抽查”三级排查机制,对班子不团结、信访矛盾突出、集体经济薄弱
的村(社区)实行“一村一策”整改。比如,某村通过“四个一”措施(1名县级领导班
子成员联村、1名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包村、1名第一书记驻村、1个县以上机关单位结
对),协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2件,化解信访积案5起,村集体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