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在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规划与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在2025年全市卫 生健康规划与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卫生健康规划与信息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的决策部署,总结“十四五”规划实施成效,分析当前形势,部署“十五五”规划编制 及2025年重点工作,动员全系统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全面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 量发展。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坚定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决心 “十四五”以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以规划为引领,以 信息化为支撑,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事业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规划引领作用显著增强。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系统编制《“十 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明确“强基层、建高地、促协同、保健康”四大战略方 向。通过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市三级医院增至28家,县 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达标率提升至95%。同时,围 绕“一老一小”重点人群,建成市级妇幼健康中心和老年医学中心,每千人口托位数 达4.2个,提前完成国家规划目标。规划的刚性约束和导向作用充分显现,为事业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发展。以“数字健康”为主线,我们建成全市统一的卫 生健康云平台,整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5800万份,实现跨机构、跨区域数据共享。 互联网医院增至132家,在线诊疗服务量突破2000万人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 验结果互认率达98%。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依托“健康码”和“发热门诊监测系统”,精 准追溯密接人员12万人次,为科学防控提供关键支撑。5G+急诊急救、AI辅助诊断等 创新应用落地见效,智慧医疗正从“单点突破”向“全流程赋能”转变。 (三)问题短板仍需高度关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优 质医疗资源布局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中心城区与远郊区每千人口医师数差 距达1.3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偏弱,门诊量占比不足40%;信息化标准统 一和数据安全风险防控仍需加强,部分机构存在“数据孤岛”现象。这些问题警示我 们,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必须以更大力度深化改 革创新。 二、聚焦重点,突破难点,全面开启“十五五”规划编制新征程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之年,要立足“健康融入所有政 策”,重点抓好三项任务: (一)以系统思维编制“十五五”规划。一是突出“全人群”导向,围绕生育支持、 儿童健康、职业健康、老年健康等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二是强化“大健康”理 念,将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文化纳入规划框架,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 康为中心”转变;三是注重“差异化”布局,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在中心城区打造国际 医疗高地,在郊区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在农村完善基层服务网络。要广泛听取专 家、群众和行业代表意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以数字赋能重塑医疗服务模式。加快推进“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一是 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推广AI分诊、远程影像、移动护理等场景应用,力 争三级医院智能导诊覆盖率达100%;二是构建区域医疗大数据中心,打通医保、 公安、民政等部门数据壁垒,实现居民健康管理“一网统管”;三是强化网络安全防 护,建立医疗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完成全系统等保2.0改造,严守数据安全底 线。 (三)以改革创新破解体制机制障碍。深化“三医联动”改革,重点推进三项突 破:一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引导患者下沉基层,力争社区 门诊量占比提升至45%;二是健全人才引育机制,实施“银龄医师返聘计划”和“青年骨 干海外研修项目”,五年内培养复合型医工交叉人才500名;三是创新监管模式,建设 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平台,实现药品耗材追溯、医疗行为预警、信用评价“三位一 体”监管。 三、强化保障,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推动规划与信息化工作落地,关键在“实干”,核心在“保障”,必须做到三个“到 位”: (一)组织保障要到位。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规划与信息化领导小组,实 行“双组长”制,由卫生健康委主任与分管信息化副主任共同担任组长,成员单位涵 盖医政、基层、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