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纪委书记在 2025 年全县警示教育大会上的
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警示教育大会,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入剖
析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案为
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进一步匡正风气、严明纪律、坚守底
线,持续推动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警示
教育片中的这些案例,都是我们身边的领导干部,他们曾经也肩
负着组织的重托,有着光明的前途,但却在金钱、权力面前迷失
自我、背离初心,最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教训极为深刻。
这些案例再次警醒我们,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拒腐防变这
根弦必须时刻紧绷。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以案为鉴,深刻汲取教训
刚才我们看的警示教育片,这些典型案例发人深省、令人痛
心。这些干部从曾经的佼佼者沦为阶下囚,给全县党员干部敲响
了警钟。
(一)理想信念滑坡是堕落的根源。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这
些违法乱纪的干部,无一例外都背离了党的宗旨,抛弃了初心使
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了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思想上的蜕
变始于理想信念的淡化,从一开始的“擅权妄为”到后来的“肆
无忌惮”,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这警示我们,党员干部只有把
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持续加强党性修养,才能在面对各
种诱惑时保持定力,守住底线。
(二)纪律意识淡薄是违规的开端。这些案例中的干部,对
党的纪律和规矩缺乏敬畏之心,心存侥幸、顶风作案。他们从第
一次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开始,逐渐突破心理防线,最终触犯党纪
国法。这充分说明,纪律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一旦忽视或漠视,
必将付出沉重代价。全县党员干部必须时刻保持对纪律的敬畏,
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规定,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
止。
(三)监督管理缺位是腐败的温床。分析这些案例,个别单
位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方面存在明显漏洞。部分领导干部长期掌
握实权,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制约,导致其在工作中独断专
行。同时,一些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流于形式,对干部的监督教
育不够深入,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干部的违规行为。这凸显出加
强权力运行监督的重要性,必须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把权力关
进制度的笼子里,通过制度约束防止权力滥用。
二、清醒认识,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
当前,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
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
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切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
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党风廉政建设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县查处的案件来看,
腐败问题在一些领域和环节还易发多发。工程建设、资源开发、
金融信贷等重点领域,仍然是腐败问题的高发区。个别党员干部
不收敛、不收手,顶风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
的形象,侵蚀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环境。
(二)“四风”问题树倒根存。尽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
贯彻,“四风”问题得到有力遏制,但一些干部作风不实、不正
之风隐形变异等问题仍然存在。有些干部在面对工作任务时,存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倾向,重形式轻实效,重痕迹轻实绩,缺
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精神。同时,享乐主义、奢靡
之风也在一些干部身上有所体现,如违规吃喝、公车私用等问题,
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
(三)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存在差距。部分单位党组织对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识不到位,工作浮于表面,缺乏有效抓
手和具体措施。个别党组织负责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力,
对干部日常监督教育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存在“老好人”思想。
一些纪检监察组织在履行监督责任时,存在不敢监督、不愿监督、
不会监督的问题,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
三、以案促改,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次警示教育大会为
新的起点,深刻汲取教训,切实引以为戒,以案促改、以案促建、
以案促治,持续巩固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