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书记在全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委书记在全市十五五时期 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 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 治优势。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 键节点,我市召开此次座谈会,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 重要讲话精神,立足XX实际,科学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 会发展蓝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 础。下面,我谈几点意见。 一、立足全局,锚定XX发展新方位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 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 展。在此大背景下,准确把握XX发展方位,是谋划“十五 五”的首要任务。我们要以宏观视野审视自身,以科学思维找 准定位,为XX发展锚定方向。 (一)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发展大势。从国际看,全球新一 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 济形态蓬勃发展。全球贸易格局在调整,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 构。这既为XX带来参与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的机遇,也 使我们面临国际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挑战。从国内 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区域协 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叠 加。国家对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重视程度不 断提高,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XX作为中部地区重要城 市,必须紧跟国家战略导向,借势发展,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抢 占先机。 (二)审视自身基础,明晰优势短板。过去多年,XX经济持 续增长,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已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 加工等支柱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产业版图中有一定地位。交 通区位优势突出,是重要交通枢纽,为物流运输、商贸往来提 供便利。同时,我们也应清醒认识到短板所在。科技创新能力 有待提升,研发投入占GDP比重XX%低于发达地区,高端创新人 才不足;产业结构需优化,传统产业占比偏高,新兴产业发展 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资源利用效率需进一步提 高。只有客观认识自身,才能扬长补短,实现更好发展。 (三)对标先进城市,明确追赶目标。将XX与国内同类型先 进城市对比,能更清晰看到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在经济总量 上,与XX、XX等先进城市相比,我市GDP规模仍有差距。在产业 竞争力方面,先进城市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如XX市新兴产业 占GDP比重为XX%,而我市新兴产业尚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在城 市建设与治理水平上,先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公共服务供 给效率等方面XX市表现突出。通过对标,我们要以先进为榜 样,制定科学合理追赶计划,在学习借鉴中实现跨越发展。 二、聚焦产业,构筑经济发展新引擎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基于对XX发展方位的判断,我 们要坚定不移把产业发展作为“十五五”时期重中之重,推动 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济 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技术创新驱动。加大对传统 产业技术改造支持力度,设立专项引导资金,鼓励企业引进先 进生产设备、工艺技术。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 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企业 在关键生产环节应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产 品质量。二是产品品质提升。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引导企业树 立质量第一意识,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开展质量 认证,培育一批具有XX特色的知名品牌。支持企业加强产品研 发设计,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外观,提高产品附 加值。三是产业链条延伸。围绕汽车、装备制造等支柱产 业,开展强链补链延链行动。支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链资 源,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协作配套,提高产业本地配套率。积极 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企业,填补产业链空白,提升产业整体竞 争力。 (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是数字经济发展。加快新型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覆盖范围和应用水 平。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企业。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 深度融合,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试点,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 型。二是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我市资源和产业基础,重点发 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风能等产业。支持新能源汽车企业加 强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大对太阳能、风 能发电项目支持力度,推动能源结构优化。积极发展新能源装 备制造,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三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加强生 物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吸引高端人才和科研团队入驻。支 持企业开展新药研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等工作。推动生物医 药产业与健康养老、医疗器械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经济 增长点。四是新材料产业发展。聚焦高性能复合材料、先进半 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和项目引进力 度。支持企业建设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提高新材料自主保障 能力。加强新材料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推广,拓展市 场空间。 (三)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大 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强 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鼓励金融 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培育壮 大科技服务机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二是生活性服务业 品质化。提升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 品质。加强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促进消费升 级。整合旅游资源,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提升XX旅游知名度和 影响力。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多元化发展,满足不同层次养老需 求。三是服务业数字化融合。推动服务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 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服务模式。发展 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智慧旅游、数字文化等新业态,提高 服务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 (四)产业园区优化升级。一是园区规划布局优化。根据产 业发展定位和城市空间布局,对现有产业园区进行优化整合。 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避免同质化竞争,实现差异化发展。加 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园区管理体制 创新。推行园区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绩效考核机 制,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简化园区行政审批流 程,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强园区与周边区域协同发 展,促进产城融合。三是园区创新生态构建。加强园区创新平 台建设,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鼓 励园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营造良 好创新氛围。完善园区人才服务体系,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 三、创新驱动,激发发展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十五五”时期,我们要把 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主 体,优化创新环境,以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一)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积极争取国家、省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XX布局,如国家实验 室、工程研究中心等。支持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产学研 创新平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企业技 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二是 推动创新平台协同发展。建立创新平台资源共享机制,促进各 类创新平台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交流合作。加强创新平 台与产业园区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在园区转化应用。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