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科技创新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科技创新引领全面绿色转型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 容。前不久,《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系统反映了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原创性贡献,其中多篇 著作都对绿色发展作出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以新的发展 理念引领发展》中指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在《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指出,“加快发 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 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什么是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指出,“加快 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 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更好推动绿 色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推动绿色发展,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是关键。中共 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 见》,提出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重点任务,并 对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作出重要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 绿色转型,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认识和 理解科技创新在全面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准确把握主攻方向 和主要着力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 济体系,不断开创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 新局面。 为全面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关键环节,又是缓解资源环境约束、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 策。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相关实践 日益深入,为实现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 基础。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共有 126 家钢铁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45 家钢铁企业部分完 成超低排放改造。能源结构转型取得历史性突破,2024 年清洁 能源发电量 37126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16.4%;新能源汽车产 量 1316.8 万辆,比上年增长 38.7%。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领先全 球,2024 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 3 亿千瓦以上,占电 力新增装机的 86%。生态治理与碳汇能力全面提升,森林覆盖率 超 25%,森林蓄积量超 200 亿立方米;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碳 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 6.3 亿吨、成交额 430.3 亿元, 交易规模持续扩大、价格稳中有升。 实践已经证明,绿色发展是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 式和价值观念的全方位、革命性变革,单一领域的突进不能满足 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必须抓住“全面”二字,把科技创新作 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动力和保障,为 全面绿色转型打通多重通道。 一方面,绿色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 升,依然是全面绿色转型面临的重要瓶颈。打通此类关键环节, 不仅能有效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还能提高产业体 系“绿色含金量”,激发绿色增长新动能,在产业迭代升级中实现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科技创新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能有 效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扩大绿色低碳产业 规模、引导生活方式绿色变革。 另一方面,新兴技术正在广泛且深入地渗透生产生活各领域, 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机制的健全和完 善,进而实现从理念革新到治理升级的系统性变革。科技创新不 仅能加快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突破和传统产业清洁生产改造,还能 促进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构 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减 少低效率低质量产出,同时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 性,推动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我国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的投入与突破,不仅为国内经济社 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而且为全球的绿色低碳转 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环境。 形成科技驱动转型新范式 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场涉及技术攻关 路径、应用场景以及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变革。需更好顺 应关键绿色技术创新、重点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等趋势,形成以绿色技术突破驱动绿色增长、以绿色产 业创新支撑绿色转型、以绿色科技创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