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县关于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县关于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 去年以来,我县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逐步探索形成“精准化分类、精细 化管理、精确化考评”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实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考核评价有尺度、 组织生活有标准、作用发挥有指引,激励引导流动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开展摸底排查,做到党员分类精准化。通过县委常委会会议传达学习、 集中培训解读学习、主题党日覆盖学习等方式,认真学习领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 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市委组织部登记接收方案要求,构建县级主导、 部门协同、党(工)委牵头、支部主抓、党员主体责任落实体系,摸清流动党员底 数。一是组织摸排,建好一本账。准确把握界定标准,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网格 工作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电话核查、部门数据比对等方式,共排查流动党 员548人(其中流出542人)。按照“一村一表、一乡一册、一县一库”要求逐级建立流 动党员工作台账,做到个人信息、流出(入)时间、流动去向(来源)、联系方 式、居住地址、单位职业、参加组织生活和交纳党费情况“八个清楚”。二是科学研 判,分好四大类。科学分析研判流动党员的职业类型、特长优势、服务需求等特 征,将其划分为外出务工、经商创业、毕业待业、伴随常住四个类型,为做好分类 积分管理奠定基础。三是结对联系,牵好“一根线”。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结对联系方 式,全县各基层党支部323名在家党员与548名流动党员结成联系对子,定期向流动 党员通报党组织重要情况,督促其向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 费,并坚持每月电话联系一次、返乡入户走访一次、家中有事帮扶一次、重大节日 问候一次,做到“线下”不在“线上”牵、“风筝”远飞不断线。 (二)建立先锋清单,做到管理内容精细化。着眼解决以往流动党员管理“一锅 烩”“一刀切”的粗放管理方式,借鉴清单制、积分制科学管理理念,围绕理论学习、 组织生活、责任义务、作用发挥、负面影响等5个方面,制定26项先锋事项清单,让 流动党员管有遵循、行有指引。一是关心常有,当好外出务工流动党员的“娘家人”。 全县近七成流动党员外出从事加工制造及家政、保安、外卖快递、商贸物流等服务 行业,多为因养家外出打工,工作不是太稳定、流动性比较强,主要从组织生活、 履职尽责、生活帮扶上对他们予以“关心式”管理,每月提醒其按时参加组织生活,转 告家乡发展情况,及时帮助解决农业收种等困难,并重点从带动老乡就业、在岗位 发挥作用、向家乡提供致富信息等方面明确24项先锋清单。全县累计开展线上送 学1800余次,收集致富信息160余条,开展帮扶68次。二是关注常态,当好经商创业 流动党员的“牵线人”。全县外出从事个体经营和创办企业的党员占1.6%,他们拥有一 定的社会资源、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主要从情怀激发、政策扶持、人才回引等方 面对他们予以“关注式”管理,并从带动家乡农特产品销售、回引项目资金、回归返乡 创业等方面明确26项先锋清单,最大程度链接起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家乡建 设。三是关爱常伴,当好毕业待业流动党员的“知心人”。这部分流动党员大体占 比4%,普遍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活跃,但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相对缺乏,主要从思 想政治教育、参与治理、助推就业等方面对他们予以“关爱式”管理,并从按时参加组 织生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参与流入地志愿服务、节假日返乡参与支部活动 等方面明确20项先锋清单,常态化推送创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招聘信息,使其尽快从 社会建设的“旁观者”成为亲力亲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