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监督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上的汇报
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 区纪委监委以创新思维重构监督体系,以系统
观念推动制度重塑,通过打好协作联动、精准施策、长效治理
“三张牌”,实现监督效能与发展动能同频共振,为全区高质量
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一、模式创新强协同,打好监督联动“组合牌”
(一)首创“清单化”监督模式。制定《XX 区纪委监委优
化营商环境专项监督方案》,围绕营商环境建设,明确市场准入、
行政审批、政策落实等 5 大方面 13 项专项监督内容。探索建立
纪巡联动、组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和巡察
“利剑”作用。例如,在巡察过程中发现,部分企业在接受行政
处罚、失信惩戒双重处理后,仅重视缴纳罚款,却忽视信用修复,
导致后续参与招投标、申请金融贷款时面临诸多风险。针对此问
题,区纪委监委迅速行动,推动发改部门牵头,组织市场监管、
环保等有关部门,逐一电话提醒各行业领域失信企业,并指导企
业完成信用修复,助力企业摆脱发展桎梏,轻装上阵。
(二)搭建“线下+云上”双轨通道。在线下,于政务服务
大厅、企业园区等公共场所张贴监督码、发放监督卡,开通企业
投诉直通车,安排专人 24 小时值守,确保全天候受理企业投诉。
同时,精心选取 10 家重点企业设立“营商环境监测点”,实时收
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损害营商环境的线索,累
计处置损害营商环境线索 16 条。在线上,围绕涉企行政服务突
出问题,积极探索云上监督新路径,开发智慧监督平台。该平台
实现了“纪委+部门”在线会商、问题实时交办功能,使涉企服
务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响应和处理,有效推动涉企服务不断优化升
级。
(三)建立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机制。将受理和发现的侵
害企业合法权益、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作为监督工作的核心。
秉持零容忍态度,对这些线索优先受理、优先研判、优先处置、
严肃查处。2022 年以来,共处置损害营商环境线索 42 条,通过
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相关责任人 58 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16 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5 人。通过强有力的监督执
纪,为“XX 优府”品牌建设保驾护航,助力全区连续四年跻身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二、靶向施治破顽疾,打好紧盯关键“精准牌”
(一)以防为先,开展学习教育。在全区组织开展“四个一”
活动,即组织一次党纪法规专题学习,邀请法律专家和纪检监察
业务骨干对相关党纪法规进行深入解读;开展一次典型案例警示
教育,选取近年来查处的酒驾醉驾及背后“四风”问题典型案例,
制作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宣告一次“四个严禁”禁
酒令,明确在工作时间、公务活动、值班备勤等特定场景下严
禁饮酒等规定;签订一份《拒绝酒驾醉驾承诺书》,全区 2.9 万
名党员干部郑重签订承诺书,作出庄严承诺。此外,联合区交
警大队下沉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宣讲 160 场,通过详细
计算酒驾醉驾带来的政治损失、经济损失和家庭伤害,帮助党员
干部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筑牢思想防线。
(二)以查为要,深挖“四风”问题。与市、区交警部门建
立酒驾信息推送机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酒驾人员信息的
“一键筛查”,精准识别其中的党员、公职人员。在查处酒驾醉
驾问题时,做到“六查透一深挖”,即查透饮酒时间、地点、原
因、参与人员、资金来源以及有无请托说情行为,深挖酒驾醉驾
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吃喝、公款消费、利益输送等“四风”问题。
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共接收酒驾醉驾人员信息 1000 余条,
涉及党员、公职人员酒驾信息 190 余条,通过严查深挖,有效遏
制了“四风”问题的滋生蔓延。
(三)以治为基,强化刚性约束。对查处的酒驾醉驾及背后
“四风”问题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先后通报典型案例 5 起,
充分发挥警示震慑作用。由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党员干部
酒驾高发的 2 个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严肃指出问题,督
促其切实履行管党治党责任。同时,建议区委将党员、公职人员
酒驾醉驾多发频发及背后“四风”问题纳入对镇(街道)高质量
发展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党员发展、提拔重用、职级晋升、年度
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依据,列入负面清单,形成对酒驾醉
驾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推动党员干部自觉遵守纪律
规矩。
三、系统集成固根本,打好长效治理“机制牌”
(一)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聚焦中央和省市“2+4+1”
个“小切口”整治要求,紧盯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去年以来,共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 117 个,对 144 人进行批评教
育和处理,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 41 人。同时,结合本区实际,
围绕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