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及化解舆情风险
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
实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学高为
师,身正为范”的准则,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提升教师
职业道德水平。同时,积极主动应对舆情风险,建立健全科学高
效的舆情应对机制,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发展环境,努力办
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这不仅是贯彻党中央关于教育事业发展
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二、工作目标
(一)师德师风建设目标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思想政治
素质,使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更加稳固,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
服务意识显著增强。进而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塑造教
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大幅提升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满意度,为教育
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舆情风险化解目标
构建起一套反应迅速、运转高效的舆情监测、预警、处置机
制。确保在舆情发生的第一时间,学校能够迅速做出反应,科
学合理地应对,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有效引导舆论走
向,将舆情带来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限度,切实维护学校的良好
声誉和稳定发展大局。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措施
(一)强化师德培训教育
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每学期精心组织不少于 4 次的师德师风
专题培训活动,邀请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师德楷模走进校园开展
讲座。通过分享先进的教育理念、感人的师德事迹,以及深入剖
析违反师德的典型案例,让教师深刻认知和理解师德规范,增强
自身的师德修养。
纳入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将师德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核
心内容,严格设定相应学分要求,确保教师每年都能接受一定时
长的系统培训。通过这种方式,促使教师持续提升自身师德修养,
不断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
开展线上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的资源优势,提
供丰富多样的师德师风学习资料,如视频课程、学术文章等,鼓
励教师自主学习。同时,定期组织线上研讨交流活动,让教师们
分享学习心得,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二)完善师德考核评价机制
制定科学考核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
规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师
德考核标准。考核标准全面涵盖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多个方面,明确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和量
化评分细则,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采取多元化考核方式。采用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学生评价、
家长评价和学校考核小组综合评定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式,全
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其中,充分重视学生和
家长的评价,确保学生评价和家长评价的权重不低于 X%,使考
核结果更能真实反映教师的师德水平。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切身利益紧密
挂钩,直接关联教师的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评优评
先等。对于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年度考核直接评定为不合格,
取消当年各类评优评先资格,并进行诫勉谈话;情节严重的,严
格按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处分,以严肃师德师风纪律。
(三)建立师德监督机制
设立举报渠道。在学校官网、微信、校门口等显著位置,广
泛公布师德师风举报电话、邮箱和信箱,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
社会各界的监督。鼓励大家积极对教师的师德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氛围。
定期开展师德巡查。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代表、家长代表
组成的师德巡查小组,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师生关系、家校
沟通等情况进行全面巡查。通过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
保教师始终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
加强社会监督。定期召开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会议,主动
倾听家长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积极主动接
受媒体监督,对于媒体曝光的师德问题,迅速组织调查处理,
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以公开透明的态度回应社会关切。
(四)弘扬师德先进典型
开展评选表彰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
评选表彰活动,对师德高尚、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