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长在2025年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
省委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4年全市金融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重
点任务。过去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全市金融系统坚决落实市委、市
政府决策部署,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以防范化解风险为底线,以深化改革创新
为动力,为全市经济稳中求进提供了有力支撑。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金融领域仍
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尚未出清,信贷结构与产业转型需求适配性
不足,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仍需提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
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年,金融工作必须锚定“五个中心”建设目标,重
点推进“三大任务”,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安全的金融支持。下
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适配的金融供给体系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当前,我市正处于新旧动能
转换攻坚期,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
要求。必须树牢“以产定融、以融促产”理念,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
斜。
(一)实施“金融+产业”精准滴灌工程。围绕“3+6+X”产业体系,建立“一
链一策”金融服务机制。针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联合政
策性银行、头部券商设立专项基金,推广“贷款+外部直投”模式,支持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对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推
动专利保险、首台(套)装备保险覆盖80%以上规上企业。针对元宇宙、量子信息等
未来产业,联合风投机构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试点“认股权+贷款”产品,解决初创企
业轻资产、高风险融资难题。
(二)打造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升级版。深化“数字金融+普惠”模式,是破解
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关键举措。以晋商银行为例,其通过构建普惠业务基础数据
库,整合税务评级、行内结算、外部征信等多维度数据,打造智能化风控模型,实
现了小微信贷全流程线上化、标准化运作。借鉴此类经验,上海市可升级“沪信
码”平台功能,深度融合税务、水电、社保、工商注册等数据,构建动态企业信用
画像。例如,平顺农商行通过清洗分析本地民宿产业数据,建立乡村民宿融资风控
模型,精准评估授信额度。上海市可依托大数据技术,对科创企业研发支出、知识
产权、政府补贴等数据进行交叉验证,形成差异化信用评分体系,力争普惠小微贷
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
(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矩阵。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需构建梯次培
育体系。借鉴邓州市“储备库-培育库-冲刺库”三级梯队模式,上海市可对入库企业
给予税收返还、用地保障等政策支持。例如,对拟上市企业研发投入按150%加计扣
除,对科创板后备企业优先供应产业用地。同时,联合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开
展“走进交易所”活动,组织头部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进行实地尽调,2025年已
累计辅导企业120家,其中20家通过IPO审核。此外,可设立市级上市奖励基金,对
境内上市企业给予500万元奖励,对境外上市企业给予300万元补贴。
二、筑牢金融安全防线,构建全链条风险防控体系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金
融领域风险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
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筑牢“防火
墙”。
(一)稳妥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夯实金融体系稳定基础。中小金融机构是
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但其风险隐患不容忽视。需按照“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原
则,精准拆弹、分类施策。针对城商行、农商行,重点推进高风险机构改革化
险,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合并重组、不良资产剥离等方式补充资本,年内完成2家
高风险机构风险处置,确保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核心指标达标。对村镇银
行,探索“多县一行”制改革,压降机构数量30%以上,优化股权结构,强化主发起行
责任。建立地方金融组织“红黄蓝”分级监管机制,对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
公司等实施穿透式监管,严禁违规跨省展业,对“空壳”“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