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筑忠魂,砥砺奋进谱新
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党课讲稿
同志们:
“烽火硝烟虽远去,历史记忆永不灭。”80年前,经过长
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
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随之画上圆满句号。这一伟大
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
史转折点,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更是全人类正义战胜邪
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不朽篇章。今天,我们齐
聚一堂,开展此次党课,旨在回溯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
月,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激励我们广大党员干部,以史
为鉴、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奋勇拼搏。
一、以“明镜照形”之鉴,回溯抗战艰苦历程
回首往昔,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是一部中华民族用鲜血和
生命谱写的壮丽史诗。在这场关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
中,中国人民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残暴的
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那段历史,充满了艰辛与磨难,却也
闪耀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光芒,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与深思。
(一)侵略暴行,山河破碎。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
军国主义的铁蹄无情地践踏中国大地,东北三省迅速沦陷。此
后,侵略者的野心愈发膨胀,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
爆发,北平、天津、上海、南京……一座座城市相继陷入敌
手。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无数惨绝人
寰的惨案。南京大屠杀,短短六周内,30多万无辜同胞惨遭杀
害,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这场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使国家经济陷
入崩溃边缘,无数家庭流离失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侵略者妄图通过残酷的暴行,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
志,实现其殖民统治的野心,但他们低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
的精神和顽强不屈的斗志。
(二)全民抗战,同仇敌忾。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
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迅速觉醒,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的旗帜下,全民皆兵,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
的国民党军队,还是深入敌后的八路军、新四军,亦或是广大
的爱国志士、普通民众,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场伟大的抗战
洪流之中。在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
汉会战等一系列大规模战役相继展开,国民党军队以巨大的牺
牲,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
狂妄企图。在敌后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深
入敌人后方,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给
日军以沉重打击。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战役的胜利,极大
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坚定决
心和强大力量。广大民众也纷纷行动起来,踊跃参军,支援前
线,以各种方式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工人加班加点生产军
需物资,农民积极交粮纳赋,学生宣传抗日救亡思想,海外华
侨华人更是慷慨解囊,捐款捐物,为祖国的抗战事业提供了重
要的支持。
(三)抗战胜利,民族新生。经过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
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
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这
一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经过
长期不懈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抗外敌
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战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
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重新
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
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这场胜
利,不仅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
业谱写了壮丽篇章。同时,抗战的胜利,也让中华民族获得了
新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二、以“薪火相传”之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伟大的抗战
精神,是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的宝贵精神
财富,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不屈意志和伟大品格,是我们战胜
一切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
时代,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更应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的历史使命,让这面精神旗帜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激励着
我们不断奋勇前行。
(一)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
亡,全体中华儿女不分阶级、不分党派、不分地域,以天下为
己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这种爱国情
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我们战胜敌人的强大精神支
柱。在新时代,弘扬这种爱国情怀,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
部,要始终心怀国家和人民,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前途
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工作中,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智
慧和力量。无论是在经济建设、科技创新、文化繁荣,还是在
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各个领域,都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
担当,积极作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要时
刻关注国家的发展动态,关心人民的疾苦,积极为解决人民群
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出谋划策,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二)弘扬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抗日战争中,无数中华儿
女为了捍卫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展现出了视死如归、宁死不
屈的崇高民族气节。他们面对敌人的屠刀和酷刑,毫不畏
惧,坚守信仰,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赞歌。杨靖
宇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大量日寇周
旋,战斗几昼夜后,在濛江县壮烈牺牲;赵一曼在被日军俘虏
后,遭受了惨无人道的酷刑折磨,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英
勇就义。这种民族气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我们抵御
外敌、战胜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弘扬这种民族气
节,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
党人的精神追求。在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
脑,坚守原则底线,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权势所屈。要敢于同
一切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立
场坚定,旗帜鲜明。在工作中,要勇于攻坚克难,面对困难和
挑战,不退缩、不畏惧,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克
服困难,完成各项任务。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作风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
任和支持。
(三)弘扬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黄沙百战穿
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面对装备
精良、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毫不畏惧,以顽强的斗志和血
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从淞沪会战中八
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到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的浴血奋
战;从狼牙山五壮士纵身跳崖,到刘老庄连全连八十二名战士
壮烈牺牲,无数英雄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不畏强
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种英雄气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力量源泉,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的强大精神武器。在新时
代,弘扬这种英雄气概,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
担当作为,在工作中勇于啃“硬骨头”,敢于涉“深水区”。
面对改革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要以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舍
我其谁的勇气,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敢于创新
突破,在面对新情况、新挑战时,不墨守成规,敢于打破传统
思维定式,以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工作取得新进展。要勇于
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发挥
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战胜困
难,推动事业发展。
(四)弘扬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千磨万击还
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抗日战争中,尽管中国人民面临
着敌强我弱、装备悬殊等巨大困难,但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中国人民在艰苦
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从毛泽东同志发表
《论持久战》,科学地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指出中国抗战
必胜的前景,到广大军民在抗战中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
态,不屈不挠地与敌人进行斗争,这种必胜信念贯穿了整个抗
战过程。在新时代,弘扬这种必胜信念,就是要求我们广大党
员干部,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在面对国内外
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时,要保持战略定力,坚
定“四个自信”,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不
气馁、不放弃,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要善于在困境
中寻找机遇,在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和方
法,努力推动事业持续发展。
(五)弘扬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团结伟力。“五方之民共
天下,中华民族一家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各民族、各阶
层、各党派、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
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强大合力。无论是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
作,共同抗击日军,还是各少数民族同胞积极投身抗战,亦或
是海外华侨华人全力支援祖国抗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