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休教师欢送会上的发言、讲话材料汇编
(6 篇)
目录
1.退休干部在“干部荣退”退休仪式上的发言 ......2
2.退休教师代表在荣退仪式上的讲话 ..............5
3.退休教师代表在退休教师欢送会上的发言 .......12
4.在 XX法大学离退休人员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16
5.在退休教师欢送会上的讲话 ...................20
6.在退休教师欢送会上的讲话 ...................23
退休干部在“干部荣退”退休仪式上的发言
记得 19XX 年我读中等师范时,副校长 XXX 老师只带一支
粉笔给我们上数学课,讲代数时不用圆规,徒手在黑板上画圆,
精准度令学生佩服不已。这硬核功夫传导了爱岗敬业、凭一技之
长立身的职业理念。走出校门,每个人生阶段和节点,我也在学
画圆,尽管有的时候画得不太圆。正如《道德经》那句“功遂身
退,天之道”所表达的,我在职业生涯,画了一个心满意足的圆。
我用“不言老,再出发”这六个字来作我的退休感言。不言
老是因为已届花甲之年有点老,但又觉得还不是很老,因此,不
愿意说自己老。我还有力量在新时代再出发。
一、圆满与感恩
我从 19XX 年 X 月参加工作开始,到现在整整 XX 年半。当
过教师、机要员、新闻干事、政研干部、新闻秘书、副科长、科
长、报社总编辑、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及街道书记、主任,新区
党工委委员、综合办主任,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二级巡视员,
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总共 XX 个岗位。其中,
有XX年时间担任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而今XX岁,
我的工作履历画上了休止符,很正常,恰恰好。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里是充满感激的。感谢组织给了我这么多
的学习、进步、成长的机会和平台,让我在每一个岗位上能够得
到尽情的发挥。
记得刚调来 XXX 县的 19XX 年 X 月,报到的第三天,就来
到当时的 XX 镇参加调研。没想到 XX 年后,我来到 XX 工作,
先在街道干了 X 年,接着又到区里干了 XX 年,先后参与了 XX
街道、XX 新区、XX 区三个机构的筹建,在 XX 工作时间长达
XX 年。我庆幸在区机关 XXX 办公室坐了整整 XX 年,更庆幸
生肖属龙的我在甲辰龙年职业生涯在 XX 结束。我特别感激一起
走过、相随相伴的各位同事好友,感恩一直给予栽培厚爱的组织,
感谢 XX 这片充满奋斗活力、谱写人生华章的热土!
二、历练与成长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中师生的一员,我非常珍惜每
一个学习和工作机会,也在每一个岗位上以认真、勤奋、务实的
作风,用心尽责地做好该做的一切。因此我也接受了许许多多历
练,并不断地进步。
年轻时,我像春天里竹林间的竹笋,抢抓时机拔节成长。后
来,用更多时间精力去积蓄力量、磨砺心性。这几年,更是以谦
卑的心态,提升品格和境界。
历练要变成修为,需久久为功。务实而不刻板,开拓又能严
谨,创新又兼具传承,在工作实践中要做到并不容易。
日常间,要明察人性、练达世情,靠的是不断提升认知。把
握谦虚与自信的分寸,经自省实现觉悟,勇敢中带有谨慎,刚直
而不失圆润,自律又能知止,在宽容善良中坚守准则,会在许许
多多的经验复盘总结中淬练为处世功法。不负时代、不负使命、
不负生命的成长,是快乐的源头活水。
三、热爱与创造
告别职场,人生转段。求真、持敬、精勤,是我在认知、态
度、行为三个维度的人生信条。从中,我拥有了自我满足的收获。
工作上是退休了,但我的思想行为要“退而不休”。对工作和生
活依然要充满热情,保持真诚与敬爱。
退休后,运动、学习、思考、写作的习惯一定会坚持,甚至
可能会力所能及承担一些社会工作。
不久前,见到一位早几年已经提前退休的朋友,他戏称我马
上要过上一种安逸潇洒“不劳而获”的日子。我知道这是一种开
玩笑式的调侃。我认为,我不会仅仅当一个人生消费者。我不仅
还有“剩余价值”,更还可以创造许许多多的价值。
我坚信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因此花甲退休之年,要重新开
始。
一年前,我在 XX 土地上跑了半程马拉松,取得了自己想要
的成绩。从现在开始,我给自己发出指令,启跑人生后半场马拉
松。
新征程,再出发。
退休教师代表在荣退仪式上的讲话
个人的人生和人类的历史总是在时空中进行和延续的,时间
的纬度总会有一定的年轮时节,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到了该退休
的时间了,非常感谢教研室策划组织了我的荣退仪式暨师生恳谈
会,感谢领导、同事、朋友和弟子们的出席,外地远在 XX、XX
等地的弟子们不远千里也赶来参加,这让我非常感动。在此,请
允许我首先以“教研为业四十年,书匠人生启新篇”为题发言,
向大家做一个“回顾”性汇报,并由衷地表达我的“感谢”和
“祝愿”。
我的职业是一位大学教师,所以我以大学的基本职能,即科
研、教学、社会服务与文化交流四个方面向各位汇报。
19XX 年,我生于 XX 省 XX 市。“XX”即古之“XX”,亦
称“豳”,是周人先祖生活的地方,《XX》的故里。我是 19XX
级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全国通考的大学生,19XX 年本科
毕业于 XX 师范学院,最初就职于省级青年机关,从事行政工作。
我的学术道路正式开始于 19XX 年 X 月 XX 日,在《光明日报》
发表了人生第一篇报纸文章,时在大四,后又于 19XX 年在
《XX》第四期发表了第一篇期刊论文。19XX 年 X 月 XX 日调
入 XX 师范大学任教职,从此开始自己的教研人生,无论是从学
术活动还是教学活动方面看,都已经超过四十年了。19XX 年未
及不惑即晋升教授。20XX 年,作为引进人才调入中国人民大学
任教。XX 岁晋升三级教授,XX 岁晋升二级教授。
自 19XX 年从事学术活动发表论文算起至今共发表学术论
文 XXX 余篇,其中 XX 时期发表 XX 篇,人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