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县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
上的讲话
同志们:
基层治,天下安。近年来,XX 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紧扣“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
自治强基、智治支撑”总体要求,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基层社
会治理呈现出体系更优、效能更强、活力更足的良好态势。但对
标新时代新要求,仍需在思想认识上再深化、在重点任务上再聚
焦、在机制创新上再突破。今天,我们齐聚于此,就是要总结经
验、查摆问题、部署工作,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推动基层社会
治理迈上新台阶。
一、深化思想认识,扛牢基层社会治理政治责任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
感知公共服务质效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当前,XX 县正处于
高质量发展关键期,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
想观念深刻变化,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从
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提升政治站位,筑牢治理根基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基层社
会治理的“主心骨”。全县各级党组织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基
层治理全过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XX 大和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
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突出
政治功能,强化组织引领,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
根,确保基层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通过健全党组织领导
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
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夯实党执政的基层基础。
(二)坚持人民至上,践行治理初心
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我们要始
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的“风向标”,
把群众的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试金石”。当前,XX 县城镇化
率已达 68%,城乡社区人口结构、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群众
对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各级
各部门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关心
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
源配置,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
烦心事、揪心事。通过完善民意收集、分析、办理、反馈机制,
让群众参与治理、监督治理、共享治理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
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强化系统思维,凝聚治理合力
基层社会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共同发力。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
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
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党委要发挥
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加强对基层治理的顶层设计和
统筹谋划;政府要履行好社会治理主体责任,强化公共服务、县
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能;人大、政协要加强监督和
协商,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志愿者等
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
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工
作协同,消除治理盲区和空白点,提升治理整体效能。
二、聚焦重点任务,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基层社会治理千头万绪,必须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重点
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
精准发力、持续用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提升组织力
党的领导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本保证。要深化“党建+基层
治理”模式,推动党组织向基层治理末梢延伸,实现党的组织和
工作全覆盖。加强社区(村)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
加强基层党组织班子建设,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推进
“红色物业”建设,建立社区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
业三方联动机制,解决物业管理难题,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开展
“党员亮身份、当先锋”活动,引导党员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模范
带头作用,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党
员的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把基层党组织建
设成为领导基层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强的政
治保障和组织保障。
(二)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保障力
基层基础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根基。要加强基层治理队伍
建设,充实基层治理力量,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提高
社区工作者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加强基层
治理阵地建设,按照“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要求,推进社
区(村)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为
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加大基层治理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基层治
理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基层治理工作有人干、有钱干、有场所干。
通过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的保障能力,为基层治理提供
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支持。
(三)创新治理方式,提升驱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
一招。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新方法,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加强“智慧
社区”“智慧乡村”建设,整合各类信息资源,建立基层治理大
数据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精准治理。推广“网格化+铁脚板”
治理模式,优化网格设置,建强网格队伍,明确网格职责,完善
网格运行机制,提升网格化服务管理精细化水平。培育和发展社
会组织,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
理,提供专业化、个性化服务,激发社会治理活力。通过创新治
理方式,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提升基层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
专业化水平。
(四)完善制度机制,提升约束力
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要建立健全基层社会治理制度体
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治理规则,确保基层治理有章可循、有
法可依。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人民调解、行政
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加强调解组织建设,提升调解队
伍素质,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立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