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调研
报告
近年来,XX 市坚持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着力提升乡镇国有
和集体资产管理效能。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镇政府向镇人大报告
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将人大监督国有(集体)资产制
度体系延伸至乡镇基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委统领、人民中
心、问题导向、系统集成”监督方法论,并总结出“356”工作
法。这一创新举措,为完善镇级人大监督体系、促进人民家产保
值增值开辟了新路径,推动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朝着监督制
度闭环化、报告流程规范化、督查督办精准化、资产盘活系统化、
机制运行常态化方向大步迈进。2024 年 6 月,全省人大监督乡
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现场会在 XX 市召开,省内外 60 多
批次县市区人大前来学习交流,充分彰显了 XX 市在该项工作中
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规范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的价值意义
(一)契合中央部署,锚定前行方向。一是政策落实的关键
一环。2017 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
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稳步推进国
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2020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
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为国有资产管理与监督
提供了重要遵循。在这一宏观政策体系下,基层落实国有和集体
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是对中央决策部署的有力践行,确保政
策自上而下贯通执行,让国有资产“明白账”“放心账”惠及基
层群众。二是治理体系完善的必然要求。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监督
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
的基石,规范其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能有效填补基层国有资产
监督的制度空白,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的国有资产监督网络,提升
国家治理体系的完整性与协同性,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筑牢
制度根基。三是增强政府公信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向人民群众交
出清晰准确的国有资产账目,展现政府对国有资产负责、对人民
负责的态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国有资产在规范管理下的保
值增值,增强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信任与支持,提升政府在基
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促进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二)契合民主监督,化解基层难题。一是基层法治监督的
强化。报告制度是对村民自治法以及今年 5 月 1 日实施的农村集
体经济组织法落实情况的有力监督手段。在基层治理中,乡镇和
村组处于关键位置,国有和集体资产的管理与监督直接关系到基
层法治建设的成效。通过这一报告制度,能将法治力量引入基层
资产监管,确保法律法规在基层资产领域得到有效实施,维护法
治尊严。二是破解基层监督缺位难题。长期以来,基层政府资产
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干部违规操作、百姓意见集中、人大监督缺
失等现象频发。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怎么管”“谁来监督”成
为基层治理的痛点。建立报告制度,明确了监督主体与责任,
为人大介入基层资产监督提供了制度保障,填补了监督空白,从
根本上解决基层资产监督缺位问题。三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规
范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能有效优化基层资源配置,提高资产使
用效率,为基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坚实物质支撑。
同时,通过公开透明的管理与监督,减少资产流失与腐败现象,
提升基层治理的公平性与公正性,进而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契合基层实情,助力经济腾飞。一是盘活存量资产,
挖掘发展潜力。XX 市历史上乡镇企业和工业经济发达,经过长
期发展积累,乡镇国有(集体)资产规模庞大。然而,当前存在
家底不清、历史遗留问题多等状况,导致大量资产闲置浪费。规
范报告制度,能够全面清查资产底数,精准识别有增值潜力的资
产,通过科学盘活利用,将存量资产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为乡镇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优质项目。
清晰规范的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向外界展示了乡镇良好的营商
环境和资产运营能力。以优质资产为依托,能够吸引更多优质企
业前来投资兴业,带动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近年来,XX
市部分乡镇凭借盘活的闲置资产,成功引进多个重大项目,总投
资达数十亿元,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三是保障民生福祉,
促进社会和谐。国有和集体资产的合理利用与保值增值,能为改
善民生提供坚实保障。通过资产收益反哺民生事业,加强教育、
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民生保障水平,缩小城
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让发展
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二、规范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的实践探索
(一)坚持问题导向,构建全过程专项工作机制。一是强化
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各镇高度重视国有(集体)资产管理
工作,均成立了国有(集体)资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
分工,统筹协调各项工作。多数镇将资产管理职能落实到镇(区)
财政分局,部分乡镇更是单独设立资产管理办公室,配备专业人
员,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定期召开党政联席
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资产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推动资产管理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二是聚焦制度
支撑,完善管理规范。2023 年 8 月,XX 市人大制定《关于进一
步落实镇国有和集体资产报告制度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层
面为资产管理工作提供了明确指导。在此基础上,市政府积极行
动,出台了资产配置、出租出借、产权规范、收益管理、资产核
实等一系列管理办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资产管理政策体系。各
镇也结合自身实际,陆续制定和完善国有资产使用管理规定等规
章制度,细化管理流程,明确操作标准,确保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有章可循、规范有序。三是健全服务保障,凝聚工作合力。建立
健全人大、政府、纪委、审计等多部门协同的报告和监督机制,
明确各部门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
合力。财政、农业、资规、审计等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
共同构建资产管理服务大格局。通过部门间的协同联动,实现信
息共享、优势互补,有效提升了资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为国
有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全方位服务保障。
(二)强化过程监管,建立全方位闭环报告流程。一是强化
事前调查研究,精准把握实情。在审议报告前,精心组织主席团
成员、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视察调研活动。深入村组一线,实地查
看资产状况,详细了解资产运行和使用情况,广泛收集整理各方
面意见建议。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
学审议报告、提出针对性监督意见奠定坚实基础,确保监督工作
有的放矢,切实反映基层实际需求。二是强化事中报告审议,提
升监督实效。各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
报告,报告内容重点确保镇国有(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