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区教育局局长在 “双减” 政策落实推进会上的发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区教育局局长在 “双减” 政策落实推进会上的 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 “双减” 政策落实推进 会,目的是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强化举措,推动 “双 减” 工作走深走实,切实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下面,我结合我区实际,就 “双减” 政策落实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 “双减” 政策的重大意义 “双减” 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作出的重大决策部 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 必然要求,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从国家发展层面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双减” 政策的实施,能够有效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破除 “唯分数、 唯升学” 的不良导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 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 撑。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只有通过 “双减”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才能让学生有更 多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兴趣、培养特长,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的复合型人才。 从教育发展角度而言,“双减” 政策旨在重塑教育生态,回 归教育本质。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无序扩张、校内作业负担过 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质量。“双减” 政策的落 地,要求我们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 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让教育回归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的本源。这不仅有利于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也有 助于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实现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从学生和家庭角度出发,“双减” 政策的实施是实实在在的 民生福祉。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培训负担,让学生失去了童年的快 乐,也让家长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双减” 政策的推 进,能够让学生从繁重的课业中解脱出来,拥有更多时间进行体 育锻炼、社会实践和艺术培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能 减轻家长的教育焦虑和经济负担,让家庭教育回归理性,营造和 谐的家庭氛围。 二、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 “双减” 工作的薄弱环节 自 “双减” 政策实施以来,我区各学校积极行动,采取了 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我们也清 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作业管理方面,虽然大部分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办法,但 仍有部分学校作业设计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一些教师对作业的 功能认识不足,布置作业时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存在 “一刀切” 现象,导致部分学生作业负担过重,而部分学生又 “吃不饱”。同时,作业形式单一,以书面作业为主,实践性、 探究性作业较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此外, 作业批改反馈不够及时、细致,不能有效发挥作业的诊断和改进 功能。 课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部分学校课后服务内容较为 单调,主要以辅导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等拓 展性课程开设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师资力量 也相对薄弱,专业的音体美、科技等学科教师数量不足,导致一 些特色课程无法高质量开展。而且,课后服务的管理机制还不够 完善,在课程安排、学生安全保障等方面存在一些漏洞。 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仍需加强。虽然经过前期的专项整治,校 外学科类培训得到了有效遏制,但仍有个别机构存在违规培训行 为,以 “一对一”“住家教师” 等隐形变异的方式开展学科类 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也存在良莠不齐的情况,部分机构资质 不全、教学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监管力量相对不足, 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机制还不够健全,难以形成监管合力。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不够健全。部分家长对 “双减” 政策的 理解还不够深入,存在焦虑情绪,担心孩子成绩下降,仍然希望 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