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在 2025 年全市高考学考中考安全
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2025 年全市高考、学考、中考安全工作会
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考试安全的重要
指示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分析研判形
势,部署重点任务,确保实现“平安考试”“健康考试”“温馨考
试”目标。考试安全关乎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乎社会公平正义,
关乎教育生态净化,容不得半点闪失。近年来,我市连续实现考
务组织“零差错”、试卷保密“零事故”、考风考纪“零容忍”,
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考试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考试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考试安全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底线工程。高考、学考、
中考是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的主渠道,承载着百万考生和家
庭的希望。去年,我市查处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案件 3 起,其中
2 名涉案教师利用职务之便协助作弊,暴露出考风考纪建设仍存
漏洞。必须以“万无一失、一失万无”的警醒,坚决守住公平公
正底线。要深刻认识到,一次作弊事件可能摧毁一个家庭的十年
付出,一场组织失序足以动摇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任根基。当前,
我们已建立“考前诚信教育全覆盖、考中智能监控全流程、考后
违纪查处零容忍”机制,通过 AI 行为分析系统对考场视频实时
筛查,今年一季度已拦截可疑信号 11 次,抓获作弊团伙 2 个。
要让每个考生都能在阳光下竞争,让每张试卷都成为衡量能力的
标尺。
(二)考试安全是防范重大风险的政治任务。当前,境外势
力利用考试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风险加剧。去年我市发现涉考网
络谣言 17 条,个别自媒体炒作“高考移民”话题,单条阅读量
超 10 万次,甚至出现伪造“内部指标”实施诈骗的刑事案件。
同时,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考生跨区域流动带来的传播风
险仍需警惕,春季学考期间出现 3 例考生途中感染案例。必须把
考试安全作为政治大考来对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
牢防线。我们已建立“舆情监测-信息封堵-案件侦办”全链条处
置机制,对涉考谣言 2 小时内落地查人,对疫情风险实施“一生
一策”动态跟踪,确保政治安全、防疫安全“双稳定”。
(三)考试安全是检验治理能力的重要标尺。考试安全涉及
试卷保密、考务组织、应急处置等 12 个环节,需要教育、公安、
卫健等 18 个部门协同作战。去年学考期间,某县因电力保障不
到位导致英语听力中断,造成严重社会影响,暴露出部门协同
“最后一公里”梗阻。这警示我们,必须树牢“一盘棋”思想,
以精细化治理确保考试全流程安全。我们已建立“考试安全联席
会议”制度,开发“考试保障一张图”系统,实现考点电力、网
络、交通等要素实时监控,开展全要素应急演练 4 次,整改隐患
78 处,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放大镜”检验。
二、聚焦关键环节,全力打好考试安全攻坚战
(一)筑牢“三道防线”,确保试卷绝对安全。一是人防防
线。严格落实试卷运送“专车专用、专人押运”制度,实行“1
车 2 警 3 干部”编组模式,车辆安装无死角摄像头,押运人员配
备执法记录仪,全程 GPS 定位+视频监控,每 30 分钟向指挥中
心报告位置。二是物防防线。完成全市 12 个保密室智能化改造,
新增生物识别门禁(指纹+人脸双重验证)、红外报警装置,配备
智能保险柜(具备震动报警、错峰开启功能),确保 24 小时值守,
每班不少于 3 人。三是技防防线。部署“智慧保密”系统,通过
RFID 标签实现试卷流转轨迹实时追踪,在试卷箱内植入温湿度
传感器,对异常开箱、路径偏移等情况自动预警,坚决杜绝失泄
密事件。
(二)实施“三大行动”,净化考试环境。一是“净考”行
动。开展“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涉考网络环境”等专项整
治,联合公安、市场监管部门对考点周边 500 米内宾馆、商铺进
行拉网式排查,使用金属探测仪严查隐形耳机、无线接收器等违
禁物品,取缔无证经营商户 8 家。二是“护考”行动。组建由教
师、家长、志愿者组成的“诚信考试监督员”队伍,佩戴红色袖
标在考点巡查,设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