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在全市
公安机关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第 1 次调度会
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第一次
调度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消
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
决策部署,动员全市公安机关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
最过硬的作风,全力打好消防安全集中整治攻坚战。刚才,消防
支队通报了近期火灾形势,几个单位作了表态发言,讲得都很好。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站位,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起
政治担当
当前,我市正处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但消防安
全领域积累的风险隐患日益凸显,近期连续发生的多起火灾事故
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全市公安机关必须清醒认识到:
(一)消防安全是底线中的底线,容不得半点闪失。消防安
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衡量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
标尺。从全国范围看,今年以来已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XX 起,造
成 XX 人伤亡,教训极其惨痛。从我市情况看,仅第三季度就接
报火警 XXX 起,其中居民住宅火灾占比达 62%,电气火灾同比
增长 45%,"小火亡人"风险持续攀升。特别是"9·15"沿街商铺
火灾事故,暴露出部分场所违规住人、消防设施瘫痪、逃生通
道堵塞等突出问题。这些数据和案例警示我们:消防安全没有"
保险箱",任何麻痹思想、侥幸心理都可能酿成无法挽回的灾难。
(二)公安机关是主力军中的主力军,必须冲锋在前。新修
订的《消防法》明确赋予公安机关消防监督检查职责,公安派出
所承担着"九小场所"监管的重任。全市公安派出所年均检查单位
XX 万家次,督促整改隐患 XX 万处,办理消防案件 XX 起,在
火灾防控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要看到,当前基层
消防监管仍存在"三个不到位":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个别单位
将消防工作视为"额外负担",检查流于形式;二是能力素质不到
位,部分民警对新型业态火灾风险研判不足,不会查、不敢查;
三是协同联动不到位,与消防救援机构、乡镇街道的信息共享、
联合执法机制尚未完全打通。这些短板必须通过此次集中整治彻
底解决。
(三)岁末年初是关键期中的关键期,必须严阵以待。第四
季度历来是火灾高发期,冬季用火用电量激增 30%以上,元旦跨
年、春节年货市场、元宵节灯会等大型活动扎堆,叠加疫情防控
政策优化后景区、交通枢纽人流量预计增长 50%,临时住宿场所
消防监管压力空前。特别是随着元旦、春节临近,烟花爆竹非法
储存燃放风险骤增,千人以上大型活动需前置消防救援力量"贴
身防护"。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冬季局部地区可能出现-10℃以
下极端低温,电暖器、小太阳等高功率取暖设备全天候运转,
老旧小区"蜘蛛网"线路超负荷运转风险激增。全市公安机关必须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提前开展消防安全"扫街"行动,对
烟花爆竹销售点实施"一点一策"管控,在大型活动场所部署消防
车、冲锋舟、排烟机器人"三位一体"战备单元,以"万无一失"的
准备防止"一失万无"的后果。二、突出重点、精准发力,以"事
事紧抓不放"的硬举措推进集中整治
二、此次集中整治行动要围绕"防大火、控小火、遏亡人"目
标,实施"五大攻坚行动",构建"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监管
体系。
(一)实施风险隐患清零攻坚行动。一要建立"三张清单"。
11 月底前,各分县局要组织派出所完成对辖区所有单位场所的"
地毯式"排查,建立"红黄蓝"风险等级清单,对高层建筑、养老
机构、劳动密集型企业等高风险场所实行"红码"管理,每周复查;
对商场市场、宾馆饭店等中风险场所实行"黄码"管理,每半月巡
查;对一般单位实行"蓝码"管理,每月抽查。二要推行"四色公
示"。在单位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消防安全等级公示牌,绿色为达
标、黄色为限期整改、红色为停业整顿、黑色为重大隐患挂牌督
办,接受社会监督。三要落实"五项闭环"。对排查出的隐患,必
须做到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到位",对逾期未
改的依法采取查封、关停等强制措施。
(二)实施重点领域整治攻坚行动。聚焦"六大高危领域":
一是高层建筑,重点整治消防设施瘫痪、电缆井堆放杂物、外
墙保温材料不合格等问题,12 月底前完成消防车通道划线管理;
二是大型商业综合体,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