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研究报告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 村优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全面部署,把人才支撑放在重要 位置,大力发展农业、建设乡村、培养农业人才。xx 省作为农 业大省,在农业专业技术型人才需求量方面存在较大缺口,高职 院校培养的涉农专业毕业生成为人才输送的重要来源,涉农专业 毕业生就业途径有所拓宽。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变化、高等教 育普及化、全民素质教育意识增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 上升,在 20xx 年首次突破千万,20xx 年高校毕业生达 xxxx 万, 同比增长 x.xx%,加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压 力明显增加,出现了“慢就业”“缓就业”等现象。应深入了解高职 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其在就业中存在的困难, 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让涉农专业毕业生真正做到“崇尚 耕读,技艺扬志”。 一、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本文选取 xx 农业职业学院、xx 职业技术学院、xx 职业技术 学院三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 20xx 届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基于 毕业生就业现状这一角度,从个人基本信息、就业意向调查、就 业指导调查、就业影响因素 x 个方面出发,设计调查问卷,采用 问卷星发布问卷,共计发放 xxx 份调查问卷,回收 xxx 份,回收 率为 xxx%,有效回收 xxx 份,有效回收率为 xx.x%。 (一)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 1.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的调查 在就业地址的选择上,虽然有近三分之一的毕业生选择去“经 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工作,但大部分毕业生还是希 望能留在“自己家乡”和“省会城市”工作,两者共占 xx.xx%。近年 来,xx 通过实施整合用好就业创业政策、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加强就业权益保障、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等行动,使得越来越多的 毕业生选择留在家乡、建设家乡。在就业方式的选择上,愿意从 基层做起的毕业生占 xx.xx%,选择专升本、自主创业、参军入 伍的毕业生共占 xx.xx%,大多数毕业生树立了正确向上的就业 观。但不可忽视的是,有 xx.xx%的毕业生选择了“想办法找到满 意的工作,否则暂时不就业”这一选项,通常,这部分毕业生容 易出现“待就业”“缓就业”“慢就业”等消极就业观。 2.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调查 在专业对口程度上,选择“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占 xx.xx%,选择“与专业不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占 xx.xx%。在 选择专业对口工作的毕业生中,大多是出于对本专业的热爱,认 为农业行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未选择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中,大 部分是因为不符合个人的兴趣爱好,认为工资水平低、工作环境 艰苦。从物质条件方面看,影响毕业生做出求职选择的最大原因 依然还是工资待遇,但个人的发展前景、爱好、所学专业、地理 位置也逐渐受到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关注。 3.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接受就业指导意愿的调查 在就业指导服务方面,xx.xx%的毕业生希望学校能提供准确 有效的就业信息并进行就业心理疏导等就业服务,xx.xx%的毕业 生希望能在就业指导课程中掌握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就业技巧 和应聘技巧等。 (二)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调查数据总体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三所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调查和分 析得出,毕业生就业的总体形势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专业对口率低 从数据可以看出,涉农专业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比例并 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其学农务农的积极性不高,涉农工作常常会 面临工作环境差、收入低、职业发展空间小等问题,导致涉农专 业毕业生更愿意留在城市,接触新的事物,从事一些高新技术工 作。 2.毕业生自主创业意识不强 数据显示,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仅为 x.xx%,涉农专业毕业 生创业意识薄弱,究其原因,创业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商业敏锐性、 创新意识、实践经验、资金等因素。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缺 乏社会实践能力和经验,难以感知国家创业浪潮和个人发展机遇 的到来,缺乏创新意识和热情。 3.毕业生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从对毕业生就业方向的调查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 业生做出求职选择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如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 观让大学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成长模式,但他们缺乏正确认知自 身优缺点的能力,无法择优做出选择,很多大学生会因为求职目 标的不确定而导致行为多变。 二、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环境方面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农业的集 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也在逐渐提升,农业成为国民经济的 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可忽视的是:我国目前农业现代化还在推进 中,农业“投资高、产出少”的特点导致涉农行业目前不景气,涉 农专业毕业生待遇较其他专业普遍偏低,加之规模型企业较少, 大多还是以家庭、个体户为单位,就业岗位数和日益增长的毕业 生人数不成正比,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艰难。 (二)高职院校方面 一是师资力量薄弱。高职院校教师队伍普遍出现人才短缺、 青黄不接的情况,一些年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出现 了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而年轻 教师理论知识虽然丰富,但实践技能还比较薄弱,缺乏行业生产 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二是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 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形式内容单一,有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受实 践课程压缩、实践基地条件限制等因素,涉农专业的实践内容大 都是下地种植、育苗等,没有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特质进 行个性化设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