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应急管理局局长在危化品行业安全监管专题
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生命重于泰山,务必将安全生产摆
在重要位置,这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以及
省、市、区各级部门,也围绕危化品安全监管作出了一系列重要
决策部署。当前,全区危化品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尽管前期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薄弱环节仍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我们召
开本次全区危化品行业安全监管专题会,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深入剖析当前
危化品安全形势,系统谋划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希望通过本次会
议,能够进一步统一全区上下思想,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工作措
施,全力推动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为全区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筑牢安全意识防线是首要之责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安全意识是安
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只有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起来,才能在行
动上自觉落实安全措施。危化品行业具有高风险、易事故的特点,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
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
识到危化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思想上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一)企业要破除“侥幸心理”,算清“安全成本账”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安全意识淡薄的最大受害者,也
是安全意识提升的直接受益者。一些企业之所以在安全问题上心
存侥幸,根本原因是没有算清“安全成本账”。从经济成本来看,
一次事故的直接损失可能包括人员伤亡赔偿、设备设施损坏、停
产停业损失等,这些损失往往是巨大的,可能会让企业多年的盈
利付诸东流。比如,2025 年 6 月,我区某化工企业因员工违规
操作引发火灾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500 万元,企业不仅要承
担巨额的赔偿费用,还要面临停产整顿的处罚,业务订单大量流
失,企业信誉严重受损。从法律成本来看,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
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企业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越来
越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对发生生产安
全事故的企业,要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一旦企业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
任,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还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长期的
负面影响。从社会成本来看,企业发生安全事故,会对周边居民
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引发社会恐慌,破坏社会稳定。企业
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保障社会公众的安全和利益。
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将安全放在首位,企业才能赢得社会
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乡镇(街道)要摒弃“麻痹心态”,拧紧“责任螺丝
帽”
乡镇(街道)是安全生产监管的基层单位,直接面对广大危
化品企业,是落实安全监管责任的“最后一公里”。如果乡镇(街
道)对危化品安全监管存在麻痹心态,就会导致监管漏洞和隐患
排查不及时,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当前,一些乡镇(街道)对危
化品安全监管重视不够,存在“重发展、轻安全”的思想,认为
辖区内危化品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不会发生大的安全事故,从
而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管。有的乡镇(街道)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
足,业务能力不强,对危化品企业的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不能及
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危化品安全无
小事,任何麻痹大意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乡镇(街道)要切
实增强责任意识,拧紧“责任螺丝帽”,将危化品安全监管工作
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分析辖区内危化品安全形势,制定
针对性的监管措施。要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监管力量,
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监管工作到位。
(三)部门要杜绝“敷衍态度”,种好“监管责任田”
相关区直部门在危化品安全监管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是保
障危化品安全的重要力量。然而,目前仍有一些部门对危化品安
全监管存在敷衍态度,工作中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没有真正履
行好监管职责。比如,在危化品企业审批环节,有的部门没有严
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进行审核,为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
件的企业发放了相关许可证件,留下了安全隐患。在安全监管过
程中,有的部门存在“多头监管、重复检查”的问题,给企业带
来了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降低了监管效率。各相关部门要树立
正确的监管意识,杜绝敷衍态度,种好自己的“监管责任田”。
要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监管合力。在审
批环节,要严格把关,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在监管过程
中,要突出重点,加大对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
环节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二、责任是安全的灵魂,构建全员责任体系是核心支撑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安全生产
工作离不开责任的落实,只有构建起全员参与、全员负责的责任
体系,才能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危化品行业安全监管涉
及政府、企业、社会等多个层面,每个层面都有各自的责任,必
须明确责任主体,细化责任分工,确保责任到人。
(一)企业要夯实主体责任,当好“安全第一责任人”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
人,必须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责任制,通过岗位说明书、责任清单等形式,明确各岗位的
安全职责,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
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
责”的责任体系。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梳理并建立完善涵
盖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全流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定期开展分层次、分岗位的安全教育培训,通过理论授课、实操
演练、案例警示等方式,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要加大安全投入,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
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等要素,确保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符
合最新安全标准要求。此外,需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运用信
息化手段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隐患台账,明确
整改责任人与期限,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
芽状态。
(二)部门要履行监管责任,做好“安全守护人”
相关区直部门要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
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切实履行好危化品安全监
管职责。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危化品企业的综合监管,统筹协
调各部门的监管工作,组织开展危化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