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如何做好县域经济监测的探索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如何做好县域经济监测的探索与思考 如何做好县域经济监测,正确认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状、 困难和问题,该从哪些方面发力?本文立足县域经济监测,助推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展开探索与思考。 一、如何做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工作 (一)在新字上求突破,多形式适应监测体系。自 xx 年 xx 省开展县域经济监测以来,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监测体系先后 进行了 5 次调整,最新的监测体系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坚持定 量与定性相结合,全面与专项相结合,质量与效益相结合,着重 反映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统筹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 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聚焦发展实际,充分体现县域差 异化发展,实行分类监测,更好的发挥监测“指挥棒”作用。在 新字上求突破,紧紧跟进全省步伐,积极关注和适应主导产业指 标、结构性指标和特色指标的监测。 (二)在拓字上下功夫,多渠道开展县域监测。按照全省县 域经济监测制度,高质量完成季报、年报工作,真实、准确、完 整、及时地提供监测所需要资料。月度数据发布后,及时掌握县 域月度指标的增减变化情况,既关注总量,又关注变量,并及时 反馈县区,要求县区做好精准分析,适时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 生产经营情况调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切实做到问题找准、建议可行,为市委、 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三)在融字上见实效,多角度运用监测结果。监测评价结 果具有很强的推动性和引领性,正确运用监测结果,监测才有意 义,才有生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自觉遵循科学,在融合 发展上见实效。监测指标排名反映本区域行业发展状况,排名靠 前的领域,持续用力、继续保持;排名靠后的领域,要正视问题、 精准施策。综合监测结果则反映本区域在全省县域经济竞跑之路 上,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水平。要立足实际,科学分析,正确发力, 提高综合协调质效,持续激发内生动力。 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县域经济还存在一 些突出问题,县域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体量小、要素缺,抗风 险能力弱等现状,一定程度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经济总量偏小,抵御风险能力弱。全市各县(市、区) 在库企业以中小微企业居多,由于自身规模小、投资见效慢、产 品单一等原因,抵御风险能力较弱。2022 年,全市县域经济虽 呈现恢复性增长,但 9 县(市)GDP 增长 3.7%,低于全省县域 0.4 个百分点。低于 xx 县域(6.4%)2.7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 7 位,较上年后退 1 位。从近几年县域 GDP 增速来看,2019 年以 前全市县域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始终高于全省县域平均水平, 这一领先优势在 2020 年发生转变,2022 年仍没有恢复到全省平 均发展水平,且与全省县域差距有扩大趋势,由 2021 年相差 0.1 个百分点,扩大至 2022 年的 0.4 个百分点。 (二)县域体量小,竞争力不强。2022 年,xx 县域县均生 产总值 95.86 亿元,虽较上年增加 6.73 亿元,但低于全省县域增 量(20.13 亿元)13.40 亿元,增量仅为全省县域增量的三分之一; 县均生产总值仅为全省县域县均(185.36 亿元)的 51.7%,较上 年下降 2.2 个百分点。从 xx 三市对比看,全市县均生产总值仅 为 xx 市的 70.1%,为商洛市的 77.6%,位于 xx 三市之末。县均 总量小,县域竞争力不强。 (三)新旧动能转换不强,要素吸附能力不足。一是缺乏新 兴民营企业和大规模龙头企业,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不充分、不平 衡现象依然突出,个别县在优势产业上持续发展还有欠缺。二是 经营方式过于传统。民间投资意愿不强,企业生产信心不足,2022 年全市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 55.2%,较上年同期回落 5.0 个百分 点,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速由正转负,下降 13.4%,较上年回落 39.8 个百分点。三是生产要素较弱。县(市、区)缺乏资金、人 才、技术等要素保障,产业及产业链升级较慢,部分经济增长仍 然依赖传统行业,经济增长点单一。 三、运用县域监测结果发挥政策导向 县域经济监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完整、准确、全面 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监测框架和机制,引导社会树立新发展理 念,要把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