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研究型审计在医疗卫生机构运营审计中的实践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研究型审计在医疗卫生机构运营审计中的实践 与思考 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指出,要如雷贯耳,坚持 依法审计,做实研究型审计。“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指出,要创新审计理念思路,积极开展研究型审计,系统深入研 究和把握党中央、国务院重大经济决策部署的出台背景、战略意 图、改革目标等根本性、方向性问题,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政治性 和前瞻性。研究型审计作为一种科学的审计工作思想,引领着当 前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实做深研究型审计,是提高审计质效的重 要手段,也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符合时代需求的有效路径。 一、研究型审计将审计实践升华为审计理论 研究型审计的概念并不统一,但其核心理念就是立足于审计 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的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一方面,紧密联系 审计实际,结合审计项目特点,进行实用性理论研究;另一方面, 深入审计项目进行实地理论研究,以实践检验理论研究成果,为 理论研究工作提供实践支撑。因此,研究型审计应该通过项目审 计总结提炼审计理论,将个别经验总结为一般规律,从现象表述 到揭示本质,从对审计事项的孤立认知上升为系统把握。 二、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情况审计调查项目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力度,让 广大人民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 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改善基层基础设 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的能 力。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壮大医疗卫 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三年规划提出,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 档升级,实现县域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同时,全 国性的医疗反腐工作正在不断深入推进,茌平区医疗卫生机构近 年来未经系统性审计,运营情况并不明晰,服务能力是否能够满 足群众看病的需求尚不明确,在此背景下,实施了对全区部分医 疗卫生机构运营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项目。 三、研究型审计思维在医疗卫生系统审计中的运用 (一)谋定后动,精准立项。深入研究项目背景资料,精准 把握国家政策要义。在立项之初,认真学习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和 战略布局,从讲政治和服务国家治理的高度谋篇布局,提升项目 政治站位。医疗卫生行业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关乎国家安全 和社会稳定,关乎社会文明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 9 月 22 日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 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健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 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合 理制定并落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并建立动态核增 机制。2021 年 3 月 2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时强调, “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 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为人民健康提供 可靠保障。通过对上述重要讲话、论述的学习,对促进医疗卫生 系统战略发展和远期规划提供了审计遵循,同时也提升了审计项 目的宏观视野和政治站位。在深刻领会政策本意的基础上,系统 把握医疗卫生行业的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深入研究 涉及的政策、资金、项目等业务特点及问题特征,把握总体情况、 明确审计思路、梳理问题类别、找准审计重点。在对项目进行谋 划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情况审计调查项 目科研领导小组,小组研究认为要凸显审计工作的政治属性,提 升审计工作站位,了解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及群众期盼和 关心的热点问题,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议,为医疗机构运 营情况审计调查项目的立项把舵定向。 (二)全面调查,奠定基础。审前调查是改变审计机关和被 审计单位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为了富有成效的开展审前调查 工作,达成务必取得实效的审计目标,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调查 研究:1.系统梳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审计人员政治站位。 学习了《健康中国 2030 规划》第七章“强化覆盖全民的公共卫 生服务”、第八章“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第十一章“健全 医疗保障体系”、第十二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等重要章 节。深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 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对后期精准界定发现的问题,出具正确的处理意见奠定了基础。 2.根据项目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全面开展审前调查工作。一 是选择审计事项的主管部门进行详细调研。从医保部门获取包括 法规、协议、台账等资料,对于后期审计事项涉及医保基金方面 的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从财政部门获取涉及医保基金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