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整治群众身边不正
之风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警示教育大
会,意义重大且十分必要。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就像污浊的
空气,侵蚀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着群众的根本利益,破
坏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站在2025年的关键节点,我
们正处在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重要阶段,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是我们必须打赢的
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关乎党的执政根基,关乎人心向背。
一、认清形势,深刻认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的紧迫性
近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
败问题,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专
项整治行动,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解决,群众获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看
到,当前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仍然树倒根存,在一些领域、一些
地方还时有发生,甚至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从我们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办情况来看,在民生保障领域,存
在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惠民资金的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利用职
务之便,在低保评定、危房改造补贴发放等工作中优亲厚友、
吃拿卡要,将本应发放给困难群众的资金装进自己的腰包,让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不到及时救助。在农村“三资”管理方
面,存在账目不清、资产资源处置不规范的现象。一些村干部
把集体资产当作“自留地”,随意处置、私自变卖,导致集体
资产流失,群众利益受损。在基层执法领域,存在选择性执
法、粗暴执法等问题。个别执法人员以权谋私,对管理服务对
象故意刁难、索拿卡要,严重破坏了营商环境,影响了党和政
府的形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直接侵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
对党和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而且严重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削
弱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如果我们对此视而不见、
听之任之,任由这些问题滋生蔓延,就会逐渐侵蚀党的执政根
基,最终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因此,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
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我们必须以“零容忍”的态
度,坚决向这些问题开刀,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
持。
二、剖析根源,找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滋生的“病根”
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之所以屡禁不止,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原
因,也有制度机制上的漏洞,还有监督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我
们必须深入剖析,找准“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思想认识偏差是滋生不正之风的内在根源。一些基层干部理
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没有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
位,而是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们忘记了为人
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对群众的冷暖漠不关心,对群众反映的问
题敷衍塞责,甚至与不法分子勾结,共同侵害群众利益。还有
一些干部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行为隐蔽,不会被发
现,从而肆无忌惮地搞不正之风。
制度机制不完善是导致不正之风难以根除的重要因素。在一
些领域,制度规定存在漏洞和空白,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
机。比如,在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审核把关机制
和动态监管机制,导致资金发放不精准、不规范。在基层“三
资”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资产资源登记不完
整、处置程序不透明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一些制度虽然制
定了,但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监督管理薄弱是助长不正之风的重要外部条件。一些地方纪
检监察机构人员不足、专业能力不强,难以对基层干部的行为
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同时,群众监督渠道不够畅通,群众举
报投诉后得不到及时回应和处理,导致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
不高。此外,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够紧密,存在信息沟通不
畅、工作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影响了监督合力的形成。
三、多管齐下,坚决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教
育、制度、监督、惩处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形成合
力。
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