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全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期,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会议在昆明胜利召开。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深入学习贯彻了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落实全国相关会议部署,对中央和省级考核评估情况进行通
报,深入开展工作“回头看”,精心安排下步重点任务,着重强
调要长久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大力促进乡村全面振
兴。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紧密结合某某州实际,切实抓
好贯彻落实。
自脱贫攻坚战役全面打响以来,某某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
就。曾经,我州作为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贫困
面广、贫困程度深,2015 年末贫困人口规模达 19630 户 73998
人,贫困发生率高达 24.95%。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在党中央、
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把脱贫攻坚
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尽锐出战、精准施策。通过
不懈努力,到 2019 年底,全州累计实现减贫 72560 人,贫困发
生率下降至 0.53%,147 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香格里拉市、
德钦县率先实现脱贫摘帽,2019 年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也实现高
质量脱贫摘帽,某某实现整州脱贫,历史性地告别了绝对贫困,
雪域高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
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我们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产业培育方面,着力发展葡萄、中药材、特色畜禽、食用菌、青
稞、蔬菜、木本油料等七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实施“一县一业、
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全州共培育扶贫龙头企业 69
个,吸纳劳动力 3035 人。例如,尼西乡通过发展尼西黑陶产业
和尼西鸡养殖产业,带动众多农户增收致富。当珍批初成立尼西
黑陶公司,教了 50 多个徒弟,带动全村 163 户中有 94 户做黑陶,
黑陶给全村创收 500 多万元;香格里拉市成立森吉尼达生物资源
开发公司,投资 1600 万元在尼西乡发展尼西鸡养殖产业,带动
全州 2000 户农户养殖,其中贫困户 1500 户。在就业帮扶上,对
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100%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开发农
村公益性岗位 2 万个,实现贫困人口转移就业 3.5 万人,确保有
劳动力贫困家庭至少 1 人就业。同时,累计完成危房改造 6.4 万
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建设110个安置点,完成搬迁3601户13879
人,全面实现住房保障;在云南率先实施 14 年免费教育,累计
投入各类资助资金 9.24 亿元,惠及学生 23 万人次,义务教育巩
固率达94.34%,高中毛入学率达86.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
参加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162 个村卫生室、29 个乡镇卫生院和
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极大改善了群众就医条
件。
如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任
重道远。当前,我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一是群众持续增收面临压力。部分
脱贫户产业发展基础仍较薄弱,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受市场波
动和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就业渠道还不够宽,特别是一些偏远山
区,就业岗位有限,群众外出务工存在技能不足、信息不畅等问
题。二是乡村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虽然我们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
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产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
较低,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产业融合发展程度
不够,农文旅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未能充分发挥我州丰富的生
态和文化资源优势。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
升。部分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水利设施、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还
不够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需求还有差
距,尤其是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偏远乡村的公共服
务供给不足。四是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还需优化。虽然建立了
防返贫监测体系,但在监测的精准度、及时性以及帮扶措施的针
对性和有效性方面还存在不足,个别存在返贫风险的群众未能及
时得到有效帮扶。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会议精神,以更加
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
一、聚焦群众增收,破解发展难题
(一)问乡村产业怎么富民:充分挖掘我州特色资源,做好
资源转换文章。某某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
我们要依托这些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生态旅游、特色农牧业、
民族手工艺等产业。在生态旅游方面,加强普达措、纳帕海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