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整治违规吃喝持续加固作风堤坝——在加
强作风建设专题党课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党课,核心任务就是聚焦一个作风
建设的顽瘴痼疾——违规吃喝问题,进行再学习、再剖析、再部
署、再警醒。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关系党的形象,
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
以“钉钉子”精神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违规吃喝问题,看似是
“舌尖上的小事”,实则是“作风上的大患”,是“四风”问题的
突出表现和重要诱因,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
的毒瘤。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抓铁有痕的决心,向违规
吃喝问题亮剑,坚决刹住这股歪风邪气,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
精神的堤坝。下面,我结合上级精神和工作实际,讲三个方面的
意见。
一、深刻认识违规吃喝的严重危害性,时刻保持警钟长鸣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坚决整治违规吃喝,首先必须从政治
上看、从思想上认清其本质和巨大危害,切实增强纠治的自觉性
和紧迫感。
(一)腐蚀党的肌体,动摇执政根基。违规吃喝的本质是什
么?就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化、庸俗化。
它直接侵蚀的是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精神高地。当党员干部沉
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习惯于“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必然逐渐淡化,宗旨意识必然逐
渐模糊,党性原则必然逐渐弱化。久而久之,理想信念就会动摇,
精神就会“缺钙”。这绝非危言耸听!党风政风连着社风民风。
党员干部在吃喝上的不正之风,败坏的是整个党风政风,传递的
是消极负面信号,污染的是社会风气。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
员干部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违规吃喝的奢靡之
风,必然导致党群干群关系疏远、对立,严重损害党在人民群众
心中的威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这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关乎党
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必须时刻警惕,违规吃喝吃掉的不仅
仅是公款公物,更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喝掉的不仅仅是酒水
饮料,更是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二)滋生腐败温床,诱发“破窗效应”。大量案例表明,
违规吃喝绝非简单的“吃一顿饭”、“喝一顿酒”那么简单。它常
常是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的“前奏曲”和“润滑剂”。许多腐败
案件,往往就是从一顿饭、一杯酒开始的。在推杯换盏、称兄道
弟的氛围中,纪律的防线悄然松动,原则的堤坝悄然溃决。违规
吃喝背后,往往隐藏着“请托办事”的影子——今天你请我吃顿
饭,明天我帮你办件事;暗含着“利益输送”的通道——在酒桌
上达成默契,在饭局中完成交易;滋长着“拉帮结派”的歪风
——通过吃喝搞小圈子、山头主义,形成利益共同体。它成为
“四风”问题隐形变异的重要载体,是“由风及腐”、“风腐一体”
演变链条上的关键节点。一顿违规吃喝,可能就是滑向违纪违法
深渊的第一步。更可怕的是,这种行为的危害具有“破窗效应”。
如果对违规吃喝问题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就会形成一种错误导
向,让更多人觉得“吃点喝点无所谓”、“法不责众”,从而竞相
效仿,导致歪风邪气蔓延扩散,最终可能引发更大范围、更严重
的违纪违法问题,对政治生态造成系统性破坏。因此,整治违规
吃喝,就是阻断“由风及腐”的路径,是反腐败斗争关口前移的
重要举措。
(三)浪费公共资源,加重基层负担。违规吃喝,无论是直
接动用公款,还是转嫁给管理服务对象、下属单位或企业,其本
质都是对国家财富、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每一分公款都凝聚着
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都应当用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服务群
众。然而,违规吃喝却将这些宝贵的资源挥霍在无谓的饭局酒桌
上,挤占了本应用于教育、医疗、社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领
域的投入,影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速度,损害了人民群众
的根本利益。同时,违规吃喝还严重加重了基层负担。无论是下
级单位被迫接待、迎来送往,还是企业、个体户被暗示或明示
“买单”,都是一种变相的盘剥和负担。这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
的市场环境,损害了营商环境,更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苦不堪
言,让市场主体不堪其扰、怨声载道,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这种挥霍浪费和转嫁负担的行为,与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格格不入。
同志们,对违规吃喝的危害性,我们绝不能低估,绝不能麻
木,绝不能手软!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保持高度警惕,警钟
长鸣!
二、精准聚焦违规吃喝的突出表现和隐形变异,亮明纪律红
线
整治违规吃喝,必须精准识别其“病灶”,看清其“变种”。
当前,在持续高压态势下,违规吃喝问题呈现出隐蔽化、复杂化
的新特点、新动向。我们必须擦亮眼睛,精准画像,明确哪些行
为是坚决不能触碰的纪律红线。
(一)严查“三类重点”:
1.公务活动中的“超标宴请”、“转嫁报销”、“虚列名目”。
这是最直接、最典型的违规形式。主要表现为:违反公务接待管
理规定,超范围、超标准安排接待用餐;利用公务接待之机,大
吃大喝,提供高档菜肴、香烟酒水(特别是名贵酒水);将本应
由个人承担的吃喝费用,转嫁到下属单位、企业或管理服务对象
报销;通过虚开办公用品、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项目经费
等发票或套取资金,用于支付违规吃喝费用;在单位食堂、内部
接待场所搞超标准接待、豪华装修、大吃大喝。这些都是明目张
胆地违反财经纪律和廉洁纪律,必须坚决查处。
2.“小圈子”内的“轮流做东”、“换场续摊”、“不吃公款吃
老板”。这类问题更具隐蔽性,危害性同样巨大。主要表现为:
党员干部之间,或者党员干部与管理服务对象、私营企业主之间,
结成相对固定的“小圈子”,经常性组织聚餐活动,采取“轮流
坐庄”的方式买单;为规避检查,一顿饭分几个地方吃(“换场
续摊”);打着“联络感情”、“交流工作”、“私人聚会”的幌子,
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即“不吃公款吃老板”。这
种“小圈子”的吃喝,往往伴随着权力寻租、利益交换,是滋生
腐败的温床。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一些老板之所以愿意“买单”,
看中的就是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其背后往往是请托办事、利益
输送。这种“饭”吃下去,迟早要“吐”出来,代价巨大。
3.隐蔽场所的“一桌餐”、“会所宴”、“私房菜”及“快递送
礼”、“电子红包”等衍生问题。这是当前最为隐蔽、最难发现的
“升级版”违规吃喝。主要表现为:为逃避监督,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