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精心指导
下,我作为村的第一书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八项规
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将“严”的主基调贯穿工作全过程,以优良
作风推动乡村振兴各项任务落实。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担当,以八项规定淬炼过硬作风。上半年,
我始终把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筑牢政治忠诚、锤炼过
硬作风的重要抓手,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一方面,通过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形式,组织村“两委”班子、
党员和村民代表系统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关于持续
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等内容,结合村里实
际开展“作风建设大讨论”,对照中央八项规定逐条查摆问题,建
立“问题清单+整改台账”,明确“严禁形式主义调研”“精简村级会
议流程”“规范经费使用”等 1 项具体整改措施,切实将纪律规矩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另一方面,坚持“以上率下”,带头执行八
项规定要求,下村调研轻车简从,不搞迎送接待;召开会议压缩
时长、精简材料,把更多时间留给村干部和群众发言;涉及项目
资金使用、惠民政策落实等事项,全部按程序公开公示,主动接
受群众监督。通过作风建设带动队伍正气,村“两委”班子凝聚力、
战斗力显著提升,群众对干部信任度明显增强。
(二)推动产业发展,以务实作风助力增收致富。产业振兴
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主要工作。我坚持
“一线工作法”,深入践行八项规定中“改进调查研究”的要求,上
半年累计走访农户 1 户,足迹覆盖全村 1 个村民小组,特别是在
苹果、葡萄种植区和养殖合作社,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面对
面倾听诉求、实打实解决问题。在优化农业结构上,针对群众反
映“传统种植效益低”的问题,我邀请县农业农村局专家开展“田
间课堂”1 场,重点讲解矮砧苹果、阳光玫瑰葡萄等新品种种植
技术,同时协调农业合作社提供种苗补贴,推动 32 户村民试种
新品种,预计亩均增收 1 元以上。为避免“重引进轻指导”,我建
立“技术员+党员+农户”结对机制,每周至少 2 次到田间巡查,及
时解决种植难题,用“脚下沾泥土”的作风赢得群众认可。在发展
特色养殖上,针对部分村民担心“市场风险”的顾虑,我带领村“两
委”班子赴邻县养殖基地考察 3 次,引入标准化养殖技术和冷链
销售渠道;同时,协调县乡村振兴局争取产业扶持资金 1 万元,
建成标准化养殖棚舍 4 座,带动 15 户脱贫户参与养殖,户均年
增收 1 万元。过程中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所有资金使
用、项目招标均公开透明,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在电商助农
上,针对群众“不会上网、不敢尝试”的问题,我联合县电商中心
开展“夜校培训”8 期,手把手教村民注册平台、拍摄产品、直播
带货;同时,严格规范村级电商服务站管理,杜绝“只挂牌不服
务”,目前已有 23 户村民通过平台销售农产品,上半年销售额突
破 1 万元,真正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
(三)建设基础设施,以节俭作风办好民生实事。基础设施
是群众的“幸福线”,也是作风建设的“检验场”。我坚持“花小钱、
办大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在道路交通建
设上,针对部分村组道路坑洼问题,我主动对接县交通局,争取
到“四好农村路”项目资金 1 万元,全程监督工程质量,拒绝任何
形式的“人情工程”;同时,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参与路基平整,节
省人工成本 1 万元,目前已完成 3 公里道路硬化,剩余 2 公里将
于 8 月底前完工。在饮水安全工程上,针对山区村民“吃水难”问
题,我带领村干部翻山越岭寻找水源,协调水利部门勘探设计,
争取到安全饮水项目资金 1 万元;施工期间,我每周现场督查 3
次,杜绝偷工减料,目前已有 8 个自然村通上稳定自来水,剩余
1 个自然村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