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长在全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市长在全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 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 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找准问题短板,研究部署下半年重 点工作,特别是以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提供坚实支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客观审视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坚定信心、正视问题,切实增强推动高质 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充分肯定成绩,坚定发展信心。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 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和市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 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推进稳 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 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从主要指标看,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xx%,增 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位居全省前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xx%,固定资产投 资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x%,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x%,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增长x%,各项指标均实现了预期目标,为全年经济稳定增长奠定了坚实基 础。从产业发展看,农业基础地位持续巩固,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特色农业产业蓬 勃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断提高。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 达到xx%。服务业发展活力增强,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 服务业快速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项目建设看,我们坚持“项目为 王”理念,持续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建设力度,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落地实施。上半 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xx个,总 投资x亿元;竣工投产亿元以上项目xx个,总投资xx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为经济 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民生保障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 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上半年,全市财政用于民生 支出占比达到xx%,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脱贫攻坚成 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二)清醒认识问题,保持清醒头脑。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 识到,当前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 然较大。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影响,我 市经济恢复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多困难。特别是中小 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融资难融资贵、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盈利空间受到 挤压,发展信心不足。二是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虽然我市产业结构在不断调 整优化,但传统产业占比仍然较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还 不够明显。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工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 心技术受制于人;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三是项目推进力度 还需加大。部分项目在前期手续办理、资金筹措、土地供应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瓶颈 制约,导致项目开工迟缓、建设周期延长。一些已签约项目落地率不高,存在“光 打雷不下雨”“只签约不落地”等现象。同时,项目储备不足,缺乏大项目、好项目支 撑,发展后劲有待增强。四是营商环境还需持续优化。虽然我们在优化营商环境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部 门和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办 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影响了企业的投资信心和发展 积极性。 (三)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发展机遇。当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 改变,经济韧性强、潜力大、回旋空间广的特点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 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国家一系列稳经济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以及我市重大 战略机遇的叠加汇聚,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从政策机遇看,国家出台了一 系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措施,为我们争取项 目资金、推动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省里也加大了对市 县的支持力度,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给予了更多倾斜,为 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从战略机遇看,我市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 红利释放期、发展动能转换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将更加凸 显,为我们融入新发展格局、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广阔平台。 二、全力以赴抓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全年经济社会 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聚焦产业升级,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命脉。 我们要坚持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 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一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 级。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 制,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加快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实 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 料等新兴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加强 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积极引进一 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三是提升服务业发展水 平。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强物流园区建设,完善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 加大对金融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企业提供多元化 的融资渠道。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 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提升文化旅游产业 竞争力。 (二)强化项目带动,夯实经济发展硬支撑。项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引 擎。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加大项目谋划、招引、建设力度,以高 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项目谋划储备。紧密结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