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乡村民宿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乡村民宿,是位于乡村内,利用村(居)民自有住宅、集体
房舍或其他设施,民宿主人参与接待,方便客群体验当地优美环
境、特色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场所。它植根于乡村,
发展于乡村,造福于乡村,是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是乡村
振兴的重要力量。利用 XXX 时机,对乡村民宿发展情况进行了
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民宿正在成为当下
旅游市场热点。XX 县位于 XX 省中部偏西,东邻 XX,南接
XX,西与 XX、XX 交界,北和 XX、XX 接壤。三面环山,地
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南宽北狭,东短西长。XX 山脉主峰海
拔 XX 米,是 XX 省境内最高峰。该县民宿主要集中在 XX 山风
景名胜区和 XX 风景名胜区。
近几年来,该县探索“集群+托管”“民宿+公司”“政+企+
村”等民宿经营新模式,实现资源整合、集群发展,对成功创建
甲、乙、丙三个等级的品牌民宿,分别给予 10 万、8 万、5 万元
的资金奖励。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办民宿 XX 家,XX 年新增 XX
家,打造了 AA、BB、CC、DD 等一批民宿品牌。
二、发展民宿经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行业引导滞后。一是规划滞后。目前,还没有市级、
县级层面的民宿发展规划,对民宿发展还缺乏统筹谋划。XX 山
风景名胜区和 XX 风景名胜区是当地发展民宿的重点地区,目前
也未见形成自己的指导性规划。一些想做民宿业主反映,不知道
民宿到底要办在什么地方,不知道民宿到底该怎么搞。二是协调
推进滞后。民宿发展涉及不同层级和公安、消防、旅游、环保、
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目前还未形成协调推进机制。
(二)民宿内涵不足。一是功能单一。当地民宿在经营业态
上普遍存在整体层次不高,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虽然有些民宿
提供了采摘、休闲等附加项目,但大部分民宿只有“吃、住”功
能,还停留在基础、单一的经营业态层面。二是特色不明显。重
模仿、轻创意,多数民宿在建筑形式、装修风格、经营内容上没
有自己的特色,“千房一面”“千家一色”的现象普遍,在视觉和
体验上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三是文化底蕴体现不够。当
地民宿在文化赋能方面还有欠缺,缺少面上的文化影响。一些业
主就民宿办民宿,没有利用、融合当地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所
办的民宿缺少文化特点和文化“故事”,显得内容空乏、浅薄,
不能给客人留下精神层面的充实、享受和回味。
(三)经营条件有欠缺。一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随
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