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团委书记在中学生团校工作交流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中学生团校工作交流会,主要目的是总
结经验、查找不足、凝聚共识,推动我县中学生团校工作再上新
台阶。中学生团校是培养青年团员的重要阵地,是传承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平台。做好这项工作,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
长,关乎共青团事业的长远发展,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下
面,我结合我县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团校工作讲几
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团校工作时代意义
团校工作是共青团组织履行“为党育人”职责的重要途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其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我们必须从政治高度、
全局角度,深刻理解做好中学生团校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
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筑牢信仰之基,把握团校工作政治方向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
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
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团校作为培养青年团员的主阵地,必须把
牢政治方向,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一是强化理论武装,
坚定理想信念。要组织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让党
的创新理论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引导他们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
正确航向。团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要求贯穿于
团校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使团校成为党在青年工作中的坚强
阵地,确保培养出的团员始终听党话、跟党走。三是严守政治纪
律,保持纯洁性。要加强对团员的政治纪律教育,引导他们明辨
是非、站稳立场,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侵蚀,始
终保持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二)厚植家国情怀,明确团校工作育人目标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是激励无数仁人
志士奋勇前行的精神动力。团校工作要着力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
怀,让他们从小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一是
开展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讲解国家发展成就、历史
文化底蕴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增强
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二是培育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时代
使命。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
实践活动,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提升自我,培养担当精神。
三是树立正确价值观,明辨是非善恶。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组织
学生开展讨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自觉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团校工作精神滋养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
的宝贵精神财富,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精神和优
良的作风。中学生团校要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重要任务,让红色
血脉代代相传。一是学习革命历史,铭记光辉历程。通过讲述革
命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铭记革命先辈的牺牲
和奉献。二是弘扬革命精神,砥砺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学习革命
先辈不畏艰难、勇于牺牲的精神,在学习和生活中磨练意志、增
强毅力。三是传承优良作风,培养高尚品德。教育学生继承和发
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养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等
高尚品德。
(四)回应时代需求,增强团校工作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
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中学生团校工作要紧跟时代步伐,回
应时代需求,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合格青年团员。一是对接社
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团校
教学中融入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升自
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服务社会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关注青年诉求,
解决实际问题。深入了解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在团校
工作中积极回应他们的关切,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
困难和问题,增强团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是适应科技发展,
提升创新能力。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对青年的创新能力
提出了更高要求。团校要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鼓励他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二、构建优质课程,全面提升团校教学质量水平
课程是团校教学的核心载体,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团校工作
的成效。我们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提升育人实效为目标,精
心构建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团校课程体系。
(一)优化课程设置,兼顾系统性与针对性
课程设置是团校教学的基础,要做到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
点、有的放矢,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一是依据学生特点,设置
分层课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年龄段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
需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低年级侧重基础的团史团情、思想
品德教育;高年级则增加理论深度,融入更多社会实践和职业规
划等内容。二是结合时代热点,补充特色课程。关注国内外时事
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将相关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特色
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现实,培养他们的政治敏锐
性和社会责任感。三是注重学科融合,拓宽知识维度。打破学科
界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知识有机融合,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趣味性与实效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让团校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实效。
一是采用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通过提问、讨论、辩
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
用,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运用案
例教学法,增强教学针对性。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
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从案例中受到启发、学到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引入体验式教学,提升实
践能力。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活动、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体验式
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增强教学的实
效性。
(三)丰富教学内容,融合理论性与实践性
团校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一是强化理论学
习,夯实知识基础。组织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的历史和章程等理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