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 2025 年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 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工作推进会,既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总结盘点,更是对纵深推进 整治行动的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 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省纪委监委部署要求,动 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抓 铁有痕的力度,推动集中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 愁盼问题! 刚才,市医保局、市残联的同志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 既有实践探索,也有深刻反思,更表明了持续攻坚的态度。希望 大家互学互鉴、共同提升。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效、正视问题,以“一篙松劲退千寻”的警醒深 化思想认识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坚决扛起政治责 任,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 心工程来抓,态度坚决、行动迅速、措施有力,取得了阶段性明 显成效,主要体现在“四个新”: (一)“一盘棋”格局构建取得新进展。市委以上率下,成 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1+9+16”整治方案(即1 个总方案、9 个专项整治、16件民生实事),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研判” 机制。县(市、区)和市直部门闻令而动,“一把手”亲自抓、 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督落实,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纪委监委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部门 各司其职、协同作战,“党委主责、纪委主推、部门主抓”的工 作格局更加稳固。 (二)“蝇贪蚁腐”惩治形成新震慑。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 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 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司法、乡村振兴 等 9 大重点领域,全面起底问题线索,深挖彻查侵害群众利益的 “微腐败”。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群众身边不正之 风和腐败问题线索**件,立案**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移 送司法机关*人。严肃查处了隆阳区*乡镇村干部虚报冒领惠农补 贴案、施甸县*中心学校营养餐管理混乱案、昌宁县*村委会挪用 集体资金案、龙陵县*执法中队吃拿卡要案等一批典型案件,释 放了“伸手必被捉”的强烈信号,群众拍手称快。 (三)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实现新突破。坚持整治为了群众、 整治依靠群众、整治成效由群众评判。紧盯 16 件市级层面重点 推动的民生实事,实行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式落实。 比如,医保领域集中整治“慢病卡办理难、过度检查、欺诈骗保” 等问题,简化办理流程,查处违规医疗机构*家,追回基金**万 元,群众就医负担切实减轻。残联系统重拳整治“人情证”、“关 系证”、补贴发放不及时等问题,清退不符合条件持证人员**人, 追回资金*万元,残疾人权益保障更精准。住建部门聚焦保障房 分配不公、物业乱收费等顽疾,清退违规占用房源*套,规范物 业企业*家。农业农村系统严查惠农补贴“跑冒滴漏”,确保*亿 元资金精准“滴灌”到户。这些实打实的行动,让群众看到了变 化、得到了实惠。 (四)标本兼治机制探索取得新成效。坚持“当下改”与 “长久立”相结合。针对案件暴露出的制度漏洞和监管盲区,督 促相关职能部门举一反三,制定完善了一批务实管用的制度规定。 比如,市民政局出台《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核查办法》,堵住 “人情保”、“关系保”漏洞;市教体局制定《中小学食堂管理办 法(试行)》,规范营养餐管理;市乡村振兴局建立《财政衔接推 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监管细则》,确保资金安全高效。同时, 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选取*个典型案例在全市范围通报曝 光,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组织旁听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场 次,覆盖党员干部*.*万人次,警示震慑效应持续放大。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看到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一是思想认识仍需 再深化。有的地方和部门“一把手”政治站位不够高,存在“上 热中温下冷”现象,将整治工作视为“软任务”,压力传导层层 递减;有的干部存在“与己无关”思想,认为整治是纪委的事、 是领导的事,参与度、主动性不强。二是问题查纠仍需再深入。 一些深层次、隐蔽性强的问题尚未彻底挖掘出来,特别是涉及利 益链条复杂、手段翻新的“微腐败”仍有潜伏。部分单位自查自 纠浮于表面,避重就轻,对上级督导反馈问题整改不够彻底,存 在“纸面整改”、“选择性整改”现象。群众反映的一些“老大难” 问题,如征地拆迁补偿不公、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窗口单位 “中梗阻”等,解决的力度和效果与群众期待仍有差距。三是系 统施治仍需再加力。“惩”的力度较大,但在“防”的关口前移、 “治”的源头管控上做得还不够。一些领域制度“笼子”扎得不 够紧,执行不够严,存在“牛栏关猫”现象。部门间信息壁垒尚 未完全打破,协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基层监督力量薄弱、能力 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四是作风韧劲仍需再锤炼。少数干部存在 畏难情绪和厌战心理,面对“硬骨头”不敢碰硬、不愿深挖;有 的地方整治工作存在“一阵风”倾向,缺乏常抓不懈的恒心和韧 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整治过程中仍有表现,如过度留痕、 报表泛滥等。对此,全市各级各部门务必保持高度警醒,深刻认 识到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必须拿 出“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 更实的举措,推动集中整治向纵深发展、向更大成效拓展。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推 动整治走深走实 当前,集中整治工作已进入攻坚克难、深水决战的关键阶段。 我们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关键领 域和薄弱环节,精准施策、靶向治疗,确保取得让群众可感可及、 实实在在的成效。重点抓好“四个持续发力”: (一)在压实政治责任上持续发力,拧紧“一级抓一级”的 责任链条。整治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关键在责任落实。强化“一 把手”主责。各级党委(党组)书记是集中整治的第一责任人, 必须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要严格落实 “一岗双责”,把整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同考核。对整治不力、问题突出的地区和部门,首先约谈“一把 手”。压实部门主管责任。9 个专项整治的牵头部门要切实负起 主抓责任,配合单位要主动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