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深入践行作风建设精神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专题党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深入践行作风建设精神推动社区治理高质量发 展专题党课 同志们: 今天,我们围绕“作风建设精神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与深化” 这一主题开展专题党课学习。作风建设自 2012 年出台以来,始 终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 关键举措。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是党和政府联 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更是践行作风建设精神的重要阵地。我们要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作风建设精神贯穿 社区治理全过程,推动社区治理提质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与大家深入交流。 一、以作风建设为引领,提升基层服务效能 (一)优化服务流程,打通便民“快车道”。作风建设要求 我们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在社区服务 中,我们要聚焦群众办事的痛点、难点、堵点,对现有服务流程 进行全面梳理和优化。一方面,精简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和审批环 节。例如,针对老年人办理社保认证、残疾人申请补贴等高频事 项,通过数据共享、部门协同等方式,减少群众重复提交材料的 负担;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对于非关键材料缺失的情况,允 许群众事后补交,确保事项及时办理。另一方面,推进“一站式” 服务建设。整合社区党建、民政、卫健、综治等服务窗口,实行 “一窗通办”,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同时,依托“互联 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广线上办理渠道,实现更多事项“网上 办”“掌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强化服务意识,当好群众“贴心人”。社区工作者直 接面对群众,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群众心 中的形象。我们要以作风建设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服务理念,从细节入手,提升服务品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 微笑服务、文明用语,耐心倾听群众诉求,做到“来有迎声、问 有答声、走有送声”。针对特殊群体,如孤寡老人、留守儿童、 残障人士等,主动上门服务,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生 活难题。建立社区工作者定期走访制度,深入居民家中,掌握群 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将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三)提升服务能力,打造专业“先锋队”。提升基层服务 效能,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要 加强社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政策法规、服务技能、 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专题培训,帮助他们熟悉各项业务知识,提高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 考试,对取得资格证书的给予一定奖励,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同时,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考核评价机制,将服务质量、群众满 意度等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对表现优秀的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 不力的进行督促整改,激发社区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社区服务“先锋队”。 二、整治社区工作形式主义,减轻基层干部负担 (一)精简会议文件,为基层“松绑减负”。作风建设明确 要求精简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在社区工作中,要严格控制会议 数量和规模,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合并的会议合并召开。 推行“无会周”“无会日”制度,给社区干部留出更多时间和精 力抓落实。同时,提高会议质量,会前充分准备,明确会议主题 和议程,杜绝空话套话,确保会议务实高效。在文件管理方面, 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减少重复发文和不必要的文件流转。推行电 子公文,提高文件传递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对基层报送的材料 报表进行清理规范,避免多头重复要求基层填报,切实为基层干 部卸下“文山会海”的包袱。 (二)规范督查检查,杜绝“过度留痕”。当前,一些督查 检查过于注重台账资料、痕迹管理,导致社区干部将大量时间和 精力耗费在整理材料上,而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效。我们要坚决纠 正这种不良倾向,按照作风建设要求,规范督查检查工作。建立 健全督查检查统筹机制,减少督查检查的频次和种类,实行计划 管理和审批制度。改进督查检查方式,更多采取“四不两直”(不 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 现场)的方式,深入一线了解真实情况,注重实地查看、随机走 访和群众评价,以工作实绩作为考核依据,坚决杜绝“过度留痕” 现象,让社区干部从繁琐的材料整理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 入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 (三)树立正确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整治形式主义, 减轻基层干部负担,目的是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更好地担当作 为。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在基层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对 那些在社区治理工作中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要优先提拔使用;对那些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的干部, 要进行批评教育和严肃问责。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 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中的失误错 误,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同时,加强对 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落实好各项待遇保障政策,改善工作条件, 丰富文化生活,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三、规范社区惠民资金使用管理,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民生 (一)完善管理制度,扎紧资金“安全网”。社区惠民资金 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加强管理,确保资金安全、规范、高效 使用。要建立健全社区惠民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 申请审批程序、监督管理责任等内容,做到有章可循。严格执行 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款专用,严禁挪用、挤占惠民资金。建立 资金使用台账,对每一笔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做到账 目清晰、手续完备。加强对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建立岗位分离、 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防止出现资金管理漏洞。同时,定期对社 区惠民资金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 善,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监督检查,筑牢资金“防火墙”。加强对社区惠 民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是确保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 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财政 等部门的监督作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和审计工作,对资金使用 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同时,畅通群 众监督渠道,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网络平台等方式, 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