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省长在省政府党组深入贯彻作风建设专
题集体学习研讨上的发言
同志们:
根据党组安排,我就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
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特别是结合
自身分管的发改、财政、交通、应急、重点项目、统计、国动、
政务公开等方面工作,谈几点学习体会和贯彻思考。会前,我再
次认真研读了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
要讲话精神,对照有关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反思,深受触动、深
受教育。刚才,王凯省长的讲话站位高远、思想深刻、要求明确,
为我们纵深推进政府系统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我将坚决抓好贯
彻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我们党深化自我革命、推进全面从严
治党的破题之举和重要标志。十年磨一剑,其成效有目共睹,党
风政风焕然一新。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
回潮。作为常务副省长,分管领域大多涉及资源配置、资金使用、
项目审批、安全监管、数据统计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
集的关键环节,是廉政风险易发高发的重点领域,更是检验作风
建设成效的“前沿阵地”和“敏感地带”。深刻领悟自我革命精
神,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我们分管领域而言,不
仅关乎政府形象,更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重大项目
的廉洁高效推进、经济数据的真实可靠、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
全保障以及发展环境的公平公正,意义尤为重大,责任重于泰山。
一、深学细悟,筑牢思想根基,深刻认识分管领域作风建设
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学习研讨和案例剖析,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作风问题
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宗旨问题、纪律问题。在分管领域贯彻落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问题。
要深刻认识这是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
治检验。我们分管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
省政府工作要求的具体落实。作风正,则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作风不正,则可能打折扣、搞变通,甚至阳奉阴违。比如,在落
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推动省委“两高四着力”部署上,如果存
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或者搞选择性执行、象征性落实,那就是对党不忠诚、不老实,
就是没有真正把“两个维护”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把作风
建设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确保党中央政令在分管领域畅通
无阻、一贯到底。
要深刻认识这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守牢安全底线的必然要
求。我分管的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汛备汛等工作,直接面对
重大风险挑战,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风漂浮、责
任悬空、监管不力,是最大的隐患。试想,如果在安全检查中走
马观花、流于形式,在隐患排查中大而化之、敷衍了事,在应急
值守中擅离职守、麻痹大意,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中
央八项规定精神中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要求,对
于应急战线来说,就是必须恪守的“生命线”。必须以“时时放
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极端负责的作风,把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抓严
抓实抓细。
要深刻认识这是提升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障。
发展改革、财政、交通、重点项目等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的主引擎。作风状况直接影响发展环境、项目效率和资金效益。
如果项目审批中存在吃拿卡要、推诿扯皮,财政资金分配中存在
优亲厚友、跑冒滴漏,重点项目建设中存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
统计数据中存在弄虚作假、失真失实,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
失,更会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政府公信力,最终损害
的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必须通过过硬的作风,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管理效能,确保每一分财政资金都用在刀刃上,每一个重点
项目都成为廉洁工程、精品工程,每一组统计数据都真实准确反
映发展实际。
要深刻认识这是践行初心使命、维护群众利益的现实需要。
政务公开、国防动员等工作,与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密
切相关,与社会公平正义紧密相连。政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
不准确,就是变相剥夺群众的知情权;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公
共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实施中搞“暗箱操作”,就是漠视群众的
参与权;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三阻四、久拖不决,就
是践踏群众的监督权。统计造假更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直接侵
害,虚假的数据会误导决策,最终损害的是群众的福祉。必须牢
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作风的根
本标准,畅通渠道,阳光运行,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
二、刀刃向内,聚焦突出问题,精准查摆分管领域作风建设
的风险隐患和顽瘴痼疾
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照典型案例暴露出
的深刻教训,对照王凯省长提出的要求,结合日常掌握和调研了
解的情况,我认为分管领域在作风建设上,仍需高度警惕并着力
解决以下突出问题:
在重大项目和投资领域:一是项目审批环节仍可能存在效率
不高、“中梗阻”问题,部分环节隐性门槛、前置条件不透明,
让企业来回跑、多头跑。二是项目招投标领域廉政风险依然突出,
围标串标、规避招标、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等问题禁而未绝。
三是部分重点项目监管不到位,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建设轻效
益倾向,现场管理粗放,资金使用不规范,甚至出现“半拉子”
工程、超概算严重等问题。四是项目谋划科学性有待加强,个别
地方仍存在脱离实际、贪大求洋的冲动,前期论证不充分,造成
资源浪费。
在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领域:一是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科学性、
精准性、约束力有待提升,“钱等项目”、资金闲置与部分领域资
金紧张并存的现象依然存在。二是财政资金分配环节,特别是在
专项资金安排上,是否存在“人情分配”、“撒胡椒面”或不公平
竞争现象?绩效管理是否真正“较真碰硬”,评价结果是否有效
应用?三是国库支付和政府采购监管仍需加强,防止虚报冒领、
截留挪用、利益输送等问题的制度笼子是否扎紧扎实?四是政府
债务风险防控中,是否存在粉饰报表、掩盖问题等行为?
在交通运输领域:一是工程建设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压力大,
招投标、设计变更、材料采购、工程验收等关键环节需持续紧盯。
二是运输市场监管和服务中,“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的“软
钉子”现象是否根除?执法是否规范、透明、公正?三是农村公
路建设养护、客货运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