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单位躺平式干部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单位躺平式干部自查自纠工作报告 根据组织要求,我们深入剖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现将有关 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总结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干部责任意识 1.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 会精神等。 2.组织干部学习先进典型案例。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和先进 模范地区学习,借鉴他们的工作经验和作风,激发了干部的工作 热情和担当精神。 3.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工作状况。每月召开工作会议,对工作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完善考核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1.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 制定了详实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准 确合理。 2.实施动态管理与激励措施。对考核结果进行动态管理,对 于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同时 对不达标的干部进行约谈和帮扶,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定期评估考核结果并反馈。每季度对考核结果进行一次全 面评估,及时向干部反馈考核情况,让他们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 作表现和改进方向。 (三)开展专项培训,提升干部业务能力 1.针对性培训干部专业技能。针对干部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 问题,组织开展了专项培训课程,如项目管理、沟通协调等,有 效提高了干部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定期邀请行业专家、学者来单位 进行授课和交流,使干部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前沿知识和技术进展, 提升了干部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组织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安排干部到其他单位或地区 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通过现场观摩、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干部亲 身感受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拓宽了视野和思路。 (四)建立监督体系,确保干部廉洁自律 1.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如设 立纪检小组、定期开展廉政检查等;同时加强对外监督力度,如 接受社会公众监督、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进行年度审计等。 2.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措施。针对权力运行的关键环节和重点 领域,制定了廉政风险防控措施清单,明确各项防控措施的具体 内容和要求;同时开展了廉政风险排查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存 在的廉政风险点。 3.开展廉政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举办廉政 知识竞赛、开展廉政谈话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 干部的廉洁意识和自律能力。 (五)注重关怀激励,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1.关注干部身心健康。建立了干部职工健康档案制度,定期 组织体检和健康咨询活动;同时重视干部职工的心理健康,开展 了心理咨询服务和团队建设活动。 2.建立干部荣誉制度。对于在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 表彰和奖励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同时建立了干部困难帮扶机制为 遇到特殊困难的干部提供支持和帮助构建和谐共事氛围 3.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给予干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 成任务创新性地完成了每一项任务提供了必要的支持与帮助。 二、“躺平式干部”的形成原因 “躺平式干部”的形成,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方 面的原因。主观上在于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定力 不过硬,客观上则与现有的机构职责划分、考核评价激励制度不 健全不完善等有关。 (一)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人民至上”观念弱 化 个别党员干部理想信念不坚定,认识不到所从事工作的崇高 意义,“人民至上”观念弱化,把工作看作是个人的事,而不是 人民群众的事,面对工作总是先考虑个人得失,一做事就觉得吃 亏不舒服。个别干部封建思想严重,对身份的认知存在偏差,误 以为当干部就是“当官”,可以整天游山玩水,吃香喝辣,当他 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无力解决了,就存在逃避心理,忘记了 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动选择“躺平”,安于现状、 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以“躺平”的心态应对一切。 (二)个别基层机构职责界限不清,岗位职责设置不明 当前,个别基层机构权责不清,职能越位和缺位问题依然存 在;个别岗位职责设置不明,存在一人多岗和一岗多责的情况, 容易导致忙闲不均等问题。 调研中发现:个别基层干部并不是严格按照定岗定责来划分 的,而是人随事走,遇到紧急、重要的任务时,比如疫情防控时、 再比如秸秆禁烧时,基层大量人员会从现有岗位被抽调去补位, 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基层干部并不只是完全从事本岗位工作, 还承担着相当多的岗位之外的特殊任务或临时任务,这种情况在 基层乡镇是普遍存在的。岗位职责任务不清,有时就会导致忙闲 不均的情况发生,有的忙死,有的闲死,而且经常会出现忙者愈 忙、闲者愈闲、鞭打快牛的情况。正如一位乡干部讲的:“干的 越多,分配的任务也就越多,忙的总有做不完的事”,而不干事 的人就越来越不干事,逐步成为了“躺平人”。 (三)考核评价制度不精准不完善,影响到党员干部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长期以来,考核评价被视为工作的“指挥棒”。当前的干部 考核评价制度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影响到党员干部的主动性 和积极性。 一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对考核结果缺乏有效使用,除了按照规 定比例选拔出来的少数优秀干部,其余的干部基本都是合格,不 合格的干部基本没有,考核内容只停留在纸面而没有落实到具体 管理工作中,难以对考核对象产生切实有效的绩效压力。 二是个别地方和部门在考核时不注重实绩导向,干多干少一 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甚至出现了多干多吃亏、少干不吃亏、 “躺平还能躺赢”的怪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四)激励手段比较单一,无法提供有效的制度激励 长期以来,基层干部主要依赖晋升激励和薪酬激励,并辅之 以荣誉性奖励,但目前仍然面临着激励手段单一、有效激励不足 的问题。 一方面,基层干部晋升“天花板效应”明显,这一问题在县 (市)区基层体现得更为突出,有学者称之为“科级天花板”现 象。虽然现在已经进行了职务职级并行改革,拓宽了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