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市直机关党建品牌打造暨
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直机关党建品牌打造暨清廉机关建设工作推进会,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上级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新要求,总结前一阶段我市
机关党建品牌创建和清廉机关建设的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并对
下一步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深化。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市司法局“**向党
法润**”的党建阵地,深受启发。他们的实践,生动诠释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
融合的巨大潜能,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提供了可触可感的参照。下面,我讲三点
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在总结回顾中坚定深化推进的信心决心
近年来,市委始终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一
体推进党建品牌创建与清廉机关建设,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积极作
为,取得了阶段性、看得见的成效。
(一)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我们立足全市发展大局,前瞻
性地谋划并启动了基层党建品牌创建的“8511”计划,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系统性地
打造一批在市直机关、乡镇街道、村(社区)和新兴社会组织中叫得响、立得住、
推得开的党建工作品牌。这一计划的出台,标志着我们的机关党建工作从过去的“盆
景”式点缀,开始向“风景”式全域提升转变。市直机关工委主动担纲,制定了详细的
实施方案与评审细则,明确了“五有”(有形象化标识、有个性化内涵、有制度化推
进、有显性化成效、有可视化阵地)的创建标准,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清
晰的“路线图”和“任务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工委牵头抓总、部门各负其责、党
员全员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品牌创建亮点纷呈,示范效应逐步彰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党建
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展示机关形象、引领业务发展的闪亮名片。市司法局
的同志们将党建的“红心”与法治的“天平”紧密结合,打造的“**向党法润**”品牌,不
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他们构建了“局党组+机关党委+党
支部”三位一体的责任架构,通过组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团、应援尽援帮帮团、联企
助企护企服务团等,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了服务群众、优化营商
环境的强大动能。过去三年,全市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905件,调处成功率高
达98.22%;办理法律援助案件951件,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这充分说
明,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同样,市水利局创建的“丹心映党
旗,碧水惠民生”党建品牌,精准地将党性修养与水利民生紧密相连,以党建品牌的
创建为抓手,重点整治水利建设中优亲厚友、违规收费、吃拿卡要等群众身边腐败
和不正之风,将清廉建设的要求融入了治水兴水的全过程,实现了党建与业务的同
频共振、同向发力。此外,市卫健局、市信访局、市数据局等单位也结合自身职
能,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建雏形。这些品牌的涌现,有力
推动了机关党建工作从“零散”到“系统”、从“特点”到“特色”的深刻转变,真正起到
了“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积极作用。
(三)清廉建设持续深化,政治生态向善向好。我们坚持将清廉机关建设作为
党建工作的题中之义,与品牌创建一体谋划、一体推进。各单位普遍强化了对党员
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
机制。纪律作风建设的螺丝越拧越紧,违纪违法现象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通过清
廉单元的创建,我们将清廉的要求具象化为32个指标体系,涵盖了政治生态、权力
运行、干部作风、廉洁文化等方方面面,让清廉建设变得可量化、可评估、可考
核。市纪委监委的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市信访举报总量,特别是越级访、重复访的
数量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这背后反映的正是我们管党治党责任的落实和群众满意度
的稳步提升。一个政治清明、干部清正、作风清廉的模范机关形象正在逐步树立。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一是发展
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有的单位雷声大、雨点小,品牌创建还停留在起名字、挂
牌子、造氛围的浅表层面,缺乏深入的内涵挖掘和系统的制度支撑。二是党建与业
务“两张皮”的现象尚未根本扭转。有的单位就党建抓党建,未能找准品牌创建与中心
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党建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甚至存在形式主义
倾向,为了创建而创建。三是清廉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在一些权力集中、
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岗位,廉政风险依然较高,制度的“笼子”扎得还不够
紧,监督的“探头”覆盖还不够全,从“不敢腐”到“不能腐、不想腐”的转化还需要付出
更大努力。这些问题,是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硬骨头”。
二、深化认识、提高站位,在思想引领中凝聚同频共振的强大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推动党建品牌打造和清廉机关建设走向深入,首要的是
解决“为什么做”和“做到什么程度”的思想认识问题。
(一)要深刻认识到,打造党建品牌是新时代加强机关党建的“必然要求”。机
关党建工作,内容丰富但有时也显得抽象。如何让这项“软任务”变成“硬实力”?党建
品牌创建就是一个极佳的载体和有效的抓手。一个好的党建品牌,就是一面旗
帜,它能够将党的政治主张、组织的奋斗目标、党员的价值追求,通过一个形象
化、个性化的名称和标识生动地表达出来,让党建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
到。它是一个宣言书,向社会清晰地传递“我们是谁、为谁服务、靠什么服务”的核心
价值。它是一个凝聚器,能够有效整合内部资源,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励广大
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必须跳出“务虚”的传统认
知,把品牌创建作为推动机关党建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一招,以
品牌的力量激活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激发党员队伍的“红色动能”,使党组织的战斗
堡垒作用更加坚强有力。
(二)要深刻认识到,推进清廉机关建设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生命防
线”。我们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我们的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机关。清廉,是机关的
政治本色,是干部的立身之本。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绝不仅仅是纪委监委一家的
事,而是各级党组织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它关系到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稳固,关系
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关系到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和发展大局。如果
一个机关风气不正、腐败丛生,那么再好的发展蓝图也无法实现,再有能力的干部
也可能滑向深渊。因此,我们必须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
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我们要追求的,不仅仅是案件数量的减少,更是一种清廉
文化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所要构建的,是一个让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工作、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服务在规范中提升的清明政治生态。这既是对我们事业的
负责,也是对广大干部的最大爱护。
(三)要深刻认识到,两大建设一体推进是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最佳路
径”。党建品牌打造与清廉机关建设,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
有机整体。一个有生命力的党建品牌,其内核必然是清廉的。如果一个品牌口号喊
得震天响,但其所代表的单位却作风漂浮、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