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2025年上半年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公司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
彻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通过提升服务效能、深
化自主评定、创新激励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提升服务效能,拓宽育才路径。公司强化党建引领,把科技人才、技能
人才培育列为重点工作,并将其纳入党建工作考核,紧扣服务、保障、协同职
责,拓宽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的成长路径。一是建设实训基地。在充分调研成员企
业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国家相关培训、认定资质申请要求,整合全省各类培训资
源,建成1个1550平方米的综合性实训中心和1个空管专业实训基地,集理论教学、
模拟实操、生产实训三大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演练设备配套化、教育手段现代化、
培训项目专业化,为自主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目前,实训基地可同时容
纳350人培训,满足安检、航空运输服务员、机场专用设备机务员等6个特有工种技
能提升培训,以及紧缺人才资质复训。完善后的实训基地,不仅极大提升了全省从
业人员综合素养,同时极大缩短了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的培训时间。二是完善培育
体系。积极配合集团重点培训任务,融合行业特点,运营集团空管培训基地。以员
工终身教育为前提,制定符合省从业人员发展的企业标准、系列培训材料及培训大
纲,建立统一、规范、专业的人才培育体系。组织省内机场管制人员年度复训,提
升全省空管从业人员技术能力;开设航空气象大数据分析、运行情报融合应用等交
叉课程,创新探索气象、情报等专业领域的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针对客
运、安检等岗位,采用“初级、中级、高级”阶梯式培训路径,制定覆盖全职业周期的
分层分类培育方案。培训大纲中除技能标准外,嵌入职业道德、服务沟通案例等课
程,通过持续更新员工终身培训资源库,确保培训内容与智慧机场建设等产业升级
需求同步迭代。首期安检技师培训班邀请行业专家,聚焦新技术应用与疑难案例解
析,构建了涵盖理论教学、实操训练、论文讲解的全链条培育体系,吸引华北地
区10家骨干机场参训,为区域安检队伍升级提供人才储备。三是畅通发展通道。积
极推行“党建+人才”双向培养机制,通过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
用,推动人才工作有效开展。围绕用好用活科技人才、技能人才,推行“评价积分
制”,打破传统“四唯”(即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桎梏,将高层次
人才、青年人才、产业人才等各类人才都纳入评价体系中,建立管理、技术、技能
三轨并行的职业发展通道,完善集团科技人才、技能人才评价指标库。对标国家技
能人才“新八级工”成长等级,建立新型劳动者“小步快走”职业发展通道,将技能人才
成长等级设置为高级工匠、工匠、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6个等级,给予科
技人才、技能人才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鼓励科技人才、技能人才扎根本职岗位,锤
炼过硬本领。同时,优先发展技术能手特别是优秀青年技工入党,推动党建工作和
人才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此项工作中,公司得到集团公
司高度肯定,培训中心被评为标杆党支部、优秀党支部、先进部门等,3名技术能手
入党并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二)深化认定评聘,夯实人才根基。围绕“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
责”,公司依托全省机场一体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人才自主认定、评价、聘任的方
式方法。一是自主认定考核。根据《省推进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实施方案》,公司结
合集团公司人才发展规划,申请获得了客运员等23个工种自主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
质,成为行业内第一家可自主认定特有工种的单位。按照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关于开展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通知》,公司以实训
基地为硬件基础,以高素质教员为师资团队,申请获得了安检员I类培训资质,成为
局第23家I类培训机构,华北地区第1家I类培训机构,为培养安检高技能人才提供资
质基础。在全省范围内组织2次客运员自主认定考核工作,424人参考,全面打通从
业人员取证通道。二是创新评价模式。制定《特有工种企业评价标准》等12项制度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