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长在闲置厂房盘活利用调度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闲置厂房盘活利用调度会,主要目的是统一思想、凝聚共
识,分析当前我区闲置厂房盘活利用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
任务,推动全区闲置厂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
力。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的重大意义
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绝非小事,它关乎区域发展全局,涉及多方利益,是一项必
须高度重视、抓紧抓实的重要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我们破解发展瓶颈、增进
民生福祉、提升治理水平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盘活闲置厂房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一是拓展产业发
展新空间,破解土地资源瓶颈。当前,我区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有限,而大量闲置厂房占据着宝贵的土地资源。盘活这些厂房,能在不新增用地的
情况下,为新项目、新产业提供发展空间,有效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二是培育经济
增长新动能,激活市场主体活力。闲置厂房可以通过改造升级,引入新兴产业、高
新技术产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为中小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创
业场所,激发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三是盘活沉淀资产新价值,提高资源配置
效率。闲置厂房长期闲置,不仅造成资产浪费,还会产生维护成本。通过盘活利
用,让沉淀的资产重新发挥效益,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调整。四是促进产业结构新升级,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借助闲置厂房的盘活,我们
可以引导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同时吸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入
驻,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二)盘活闲置厂房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一是创造就业增收新岗
位,拓宽群众致富渠道。闲置厂房盘活后,无论是发展制造业、服务业还是其他产
业,都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增加收入,改
善生活。二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部分闲置厂房可以改造为社
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馆、健身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
活,提高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三是改善城乡环境新面貌,打造宜居生活空间。长
期闲置的厂房往往破旧不堪,影响城乡环境美观。通过盘活利用,对厂房及周边环
境进行整治提升,能改善城乡面貌,打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间。四是助力乡村振兴
新发展,推动城乡融合共进。乡镇(街道)的闲置厂房盘活后,可以发展乡村特色
产业、农产品加工等项目,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城乡要素流动,助力乡村振兴
战略实施。
(三)盘活闲置厂房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一是化解基层矛盾新焦
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闲置厂房可能因产权不清、租赁纠纷等问题引发矛盾,影
响社会稳定。通过规范的盘活利用工作,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矛盾纠
纷,维护基层和谐稳定。二是强化基层组织功能,增强服务群众能力。在闲置厂房
盘活过程中,村(社区)组织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参与这项工作,能提升基层组
织的协调能力、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三是构建共建共治新机
制,凝聚基层治理合力。闲置厂房盘活需要政府、企业、村(社区)、群众等多方
参与,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机制,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基层治理的强大合
力。四是提升区域管理新水平,促进治理精细化。在盘活利用过程中,需要建立健
全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这有助于提升区域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盘活闲置厂房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然要求。一是打造优质发展新平
台,吸引外来投资落户。盘活后的闲置厂房可以成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为外来
投资者提供现成的生产经营场所,降低投资成本,吸引更多项目落户我区。二是提
供便捷服务新体验,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在闲置厂房盘活过程中,政府部门主动为
企业提供政策支持、手续办理等服务,能让企业感受到我区优质的营商环境,增强
企业在我区发展的信心。三是营造公平竞争新环境,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通过规范
闲置厂房的盘活利用,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在获取资源、参与竞争等方面享有公平待
遇,营造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四是树立区域良好新形
象,提升对外吸引力。高效盘活闲置厂房,展现我区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管理水
平,有助于树立区域良好形象,提升对外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正视问题挑战,精准把握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的现实状况
在看到闲置厂房盘活利用重大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
在这项工作中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只有准确把握这些现实状况,才能有的放
矢地采取措施,推动工作取得实效。
(一)闲置规模较大,存量盘活压力凸显。一是厂房闲置数量较多,分布范围
较广。从各乡镇(街道)上报的数据来看,我区闲置厂房数量不少,而且分布在城
乡各个区域,既有城区的老旧厂房,也有乡镇的废弃工厂,给盘活工作带来了不小
的难度。二是闲置时间跨度较长,资产状况堪忧。部分厂房闲置时间超过了十
年,由于长期缺乏维护和管理,厂房结构损坏、设备老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突出,增加了盘活的成本和难度。三是涉及产权关系复杂,厘清难度较大。一些闲
置厂房存在产权不清、权属争议等问题,有的是集体资产与私人资产交织,有的是
历史遗留的产权手续不全,厘清产权关系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四是不同区
域差异明显,盘活进度不均衡。城区周边的闲置厂房由于地理位置优越,盘活相对
容易;而偏远乡镇的闲置厂房,由于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盘活进度
缓慢,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不均衡。
(二)盘活难度不小,各类阻碍因素较多。一是规划调整限制较多,转型发展
受限。部分闲置厂房所在区域的规划已经发生改变,若要进行盘活利用,需要进行
规划调整,但规划调整程序复杂、审批周期长,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厂房的转型发
展。二是设施改造投入较大,资金筹措困难。很多闲置厂房的水、电、气、消防等
基础设施不符合当前生产经营的要求,需要进行大规模改造,所需资金数额较大。
而企业和基层组织往往资金紧张,筹措资金困难。三是市场需求对接不畅,项目引
进不易。一方面,闲置厂房的类型、规模等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另一方面,我们对
市场需求的调研不够深入,导致在项目引进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影响了盘
活进度。四是环保安全要求提高,达标改造不易。随着环保、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日
益严格,部分闲置厂房在环保设施、安全防护等方面存在短板,要达到现行标准需
要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增加了盘活的难度。
(三)管理存在短板,规范运营亟待加强。一是底数摸排不够精准,动态监管
缺失。虽然我们开展过闲置厂房摸排工作,但由于部分单位重视不够、摸排不细
致,导致底数掌握不够精准。同时,缺乏对闲置厂房的动态监管机制,厂房的闲置
状态、使用情况等不能及时更新。二是盘活流程不够规范,操作随意性大。在闲置
厂房盘活过程中,部分项目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存在私下交易、违规租
赁等现象,导致盘活工作缺乏规范性和透明度。三是后续管理不够到位,运营问题
频发。一些闲置厂房盘活后,由于缺乏有效的后续管理,出现了擅自改变用途、违
规搭建、环境污染等问题,影响了盘活的效果和区域环境。四是部门协调不够顺
畅,工作合力不足。闲置厂房盘活涉及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环保等多个部
门,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不够顺畅,存在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等现象,没有形成
工作合力。
(四)市场对接不畅,供需匹配效率不高。一是信息发布渠道单一,传播范围
有限。目前,我区闲置厂房的信息主要通过政府内部渠道发布,缺乏面向社会的广
泛宣传,导致很多有需求的企业和投资者无法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二是信息内容
不够全面,参考价值不大。发布的闲置厂房信息往往只包括位置、面积等基本情
况,对于厂房的结构、配套设施、周边环境等详细信息缺乏介绍,难以满足企业和
投资者的需求,参考价值不大。三是供需双方沟通不畅,合作洽谈受阻。由于缺乏
有效的沟通平台,闲置厂房的产权方与有需求的企业之间难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
流,在合作条件、价格等方面难以达成一致,影响了合作洽谈的进度。四是中介服
务发展滞后,专业能力不足。我区从事闲置厂房盘活中介服务的机构较少,而且专
业能力不足,无法为供需双方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影响了供需匹配的效率。
三、明确目标任务,科学规划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的总体方向
面对当前的形势和问题,我们要明确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的目标任务,科学规划
总体方向,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使我区闲置厂房
盘活利用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区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总体目标清晰明确,分步推进落实。一是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在未来
半年内,对全区所有闲置厂房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摸排,准确掌握厂房的位置、
面积、产权、闲置时间、资产状况等信息,建立详实的台账,实现动态管理。二
是重点突破,初见成效。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集中力量盘活一批位置优越、条件
较好的闲置厂房,引入一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使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率达
到50%以上,形成示范效应。三是全面盘活,高效利用。在三到五年内,基本完成全
区闲置厂房的盘活利用工作,使闲置厂房利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
和可持续利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四是形成机制,长效管理。建
立健全闲置厂房盘活利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闲置厂房的动态监测、规范盘活、
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确保盘活利用工作持续推进,效益不断提升。
(二)空间布局科学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城区片区要发展现代服务,打造活
力商圈。城区的闲置厂房要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如电
子商务、文化创意、餐饮娱乐等,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活力商圈。园
区片区要集聚产业项目,建设产业集群。各类工业园区内的闲置厂房要围绕园区的
主导产业,重点引进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和配套项目,形成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
度和竞争力。乡镇片区要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乡镇的闲置厂房要结合当
地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手工艺
品制作等,助力乡村振兴。边缘片区要加强生态修复,拓展绿色空间。对于地理位
置偏远、不适合发展产业的闲置厂房,要进行生态修复,拆除破旧建筑,种植花草
树木,拓展绿色空间,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三)产业导向明确清晰,推动转型升级。一是优先发展新兴产业,培育增长
引擎。重点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
目,利用闲置厂房建设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二是改造
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提质增效。支持传统产业企业利用闲置厂房进行技术改造和转
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
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健康养老
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向第三产业倾斜,提高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
重。四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结合我区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特色,培
育壮大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如特色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打造区域特色
品牌,提升区域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