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党课:以严明纪律规矩锻造过硬队伍,以过硬作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党课:以严明纪律规矩锻造过硬队 伍,以过硬作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深化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 认识,把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从根本上扭转了管党治党宽松软状 况。以由风及腐案例为镜鉴,就要知敬畏。敬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畏惧,更不是 懦弱,而是一种为官态度与为人境界,是一种理性的自觉。心存敬畏、戒惧之 意,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做到心不放逸、行不放纵。党员干部决不能无 知无畏,使自己成为“案中人”。要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纪法,充分认识全面从 严治党越往后越严的明确要求,把敬畏之心转化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今 天,就以“以严明纪律规矩锻造过硬队伍,以过硬作风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 题,给大家上一堂警示教育专题党课。 一、深刻认识党的作风体现党的性质,不断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 垢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作风建设要为党的工作大局服务,充 分考虑作风建设对于应对特殊发展阶段和各种风险挑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特殊 意义和价值。随着党的组织规模的扩大,以及党执政时间的增加和党所处内外环境 的深刻变化,作风问题的表现形态也越来越复杂。加强作风建设是适应长期执政和 干部队伍新变化、妥善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重要保障。 (一)守好“小事小节”筑牢作风基石。“疥癣之疾”常被人们用来形容看似无关紧 要的小毛病,而“肘腋之患”则是指带有紧迫性的严重祸患,两者间似乎有着难以逾越 的鸿沟。然而,小毛病若不及时纠治,难免会发展成难以承受的恶果。现实中,“小 节无害论”还有一定市场,然而一些党员干部往往就是从“几顿饭,几杯酒,几张 卡”一步步滑向了腐败的深渊,最终,将“小毛病”酿成了“大祸患”。持续深入推进全面 从严治党,就是要从小事入手、从小节抓起,注重在小事小节上用心,时刻把纪律 和规矩挺在前面,对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问题及时“咬耳扯袖”,防止小毛病变 成大问题。从收受一盒茶叶、一张购物卡、一份小礼物等看似不起眼的问题上打开 缺口、模糊边界,进而理想信念动摇、党性原则滑坡。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好思想 的“第一道关口”,时刻保持高度清醒,坚决不在小事小节上开“第一次口子”,坚决扣 好作风建设的“第一粒扣子”,算清人生大账。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 圈,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时刻保持党员本色。要以“严”为 镜,每日检视自身言行,越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越要保持谨小慎微、头 脑清醒,始终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过硬的作风扛起时代使命。 (二)于细微之处见作风。优良作风,源于细节、立于细节、成于细节。看似 微不足道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次回应,往往最能打动人心、最显责任与担当。 在脱贫攻坚、抗疫防控等重大实践中,无数基层干部脚踏实地、日夜奔波,为群众 测体温、送物资、做宣传,看似琐碎繁杂,实则映射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意识。作风建设不是浮在纸面上的标语,而是沉在行动中的真实体现,是人民群众 切身感受到的温度。无数事实说明,一个在小事小节上过不了关的党员领导干 部,也很难在大节上过得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堤溃蚁孔,气泄针芒’的古 训,坚持从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完善自己,严以修身,正心明 道,防微杜渐,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实践一再证明,坚强的党性,不会随着党 龄的增加、职务的升迁自然增强,如果不能在崇德修身中涵养党性,不能在严格的 党内生活中坚定信仰,不能在理论学习中保持清醒,无论过去是如何高尚、如何光 荣,也难以避免褪色蒙尘。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只有时刻反躬自省,在 私底下、无人时保持慎独慎初慎微慎欲的警醒,通过打磨作风上的“小细节”来涵养党 性这个最大的“德行”,才能有效克服麻痹心态和侥幸心理,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 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三)做“小事情”赢得“大政治”。作风问题的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 题,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反之,就有失去民心、丧 失政权的危险。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弱化,把干事和个人名利捆绑在一 起,整天想着干“大事”,却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小事”不闻不问,漠视了“民心”这 个“最大的政治”,最终因小失大,严重损害党的威信和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 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 脉、失去力量”。历史反复证明,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 心向背。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艰苦奋斗、遇事 同群众商量的工作作风,既注重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又切实解决 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民生无小 事,枝叶总关情。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群众的“琐碎小事”当作自己 的“头等大事”,只有办好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琐事”,才能赢得民心“大政治”,不断 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 二、深刻认识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党的十八大以 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突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强调:“我们党要始终 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这个 自身过硬,包含的内容很丰富,包括政治过硬,思想过硬,组织过硬,纪律过 硬,也包括作风过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 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一)深植“为民根”,赢得群众信任。作风问题,很多源于脱离群众。一些干 部习惯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对群众疾苦隔岸观火;有的对待群众诉求推诿 扯皮、“新官不理旧账”;还有的调研“走马观花”、服务“蜻蜓点水”,与群众存在厚厚 的“隔心墙”。必须力戒官僚主义,推动党员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要大兴调 查研究之风,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院落,听真 话、察实情、解难题。要走出办公室,深入街头巷尾,在干中学、学中干,学以致 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掌握实际本领。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打成一 片,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用心观察、用身体验、用情感悟,体察民 情、了解民意、感受民生,精准聚焦急难愁盼,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要善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