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全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全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情况的调研报 告 为进一步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办好更加公平、更 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区人大常委会将“全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 作为 2024 年一个重要的工作议题。今年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先 后赴区教委和城乡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特教等 10 余所 学校,对我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深入了 解当前全区基础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经区第 X 届人大常委 会第 X 次主任会议研究,形成此报告。 一、全区教育基本情况 2023 年 7 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 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到 2027 年,学前教育优 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优质特色、特殊教育优质 融合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一)学校基本情况。全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99 所,其中 教师进修校、职教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各 1 所,乡镇(街道)中 心校 27 所、完小 22 所、教学点 5 个,单设初中 7 所、高完中 4 所,独立建制公办园 13 所、民办园 18 所。现有在校学生 48029 人,其中幼儿园 8388 人、小学 17509 人、特殊教育 108 人、初 中 11155 人、高中 7093 人、职高 3776 人。 (二)教师基本情况。全区各类学校核定编制总量 3968 名, 各类学校实有教职工 3821 人,其中:幼儿园 192 人,小学 1832 人、初中 978 人、高中 567 人、特殊学校 27 人、职业教育学校 225 人。全区有市级骨干校长 4 人、正高级特级教师 8 人、市级 学科带头人 2 人、市级学科名师 14 人、市级骨干 120 人。 (三)经费投入情况。20XX 年至 20XX 年全区教育经费投 入分别为 XX 万元、XX 万元、XX 万元、XX 万元、XX 万元, 分列全市第 36、38、39、39、39 位;20XX 年、20XX 年分别增 设高考奖 XX 万元、XX 万元。自 20XX 年以来,全区教育经费 总体平稳。 (四)工作开展情况。一是提升集团化办学。全区组建了 X 一中、实验中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X 小学等 5 个办学集团, 覆盖 90%以上学校,有力助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学 前教育发展好。20XX 年,投入资金 XX 余万元优化办学条件, 改造一批公办幼儿园活动用房、厕所等。X 转办为普惠性幼儿园, X 转办为公办幼儿园。目前,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 92.8%,公 办在园幼儿占比 56.6%,普惠率 98.37%,3 项指标处于全市领 先位次。三是义务教育有保障。每百名学生拥有高于规定学历教 师数、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数等 4 个指标达标率 100%;生均教 学及辅助用房面积达标率初中 50%、小学 97.9%;义务教育综 合差异系数小学 0.4519、初中 0.3246(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 分别应小于或等于 0.65、0.55)。四是普通高中势头猛。建立 “X”,开设“X”,增设教育发展专项资金 XX 万元;20XX 年特 资上线 641 人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 116 人,提高 9.6%。五 是特殊教育全覆盖。全区特殊教育 2023 年应安置 362 人,安置 362 人,安置率 100%;送教上门学生 49 人应送尽送;学生体育 竞技项目在全国、全市获得优异成绩。六是素质教育收获丰。2023 年,全区 38 所学校师生 276 人次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获评市 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 3 所,示范园、X 园获评 X 市首届“最美 幼儿园”,入选 X 市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 2 个,获评部 级精品课 23 节、市级精品课 4 节、市级德育视频课程 4 件。 二、全区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谋划不够主动。经走访调研,因市上尚未印发具 体的实施意见,区教委对《意见》组织学习不及时,部分学校对 《意见》不熟悉,未组织学校班子学习研究。对全区未来 5 年基 础教育扩优提质工作谋划不主动,缺乏系统思考。 (二)学校布局不够合理。一是城区大班额普遍存在。城区 教育质量明显优于乡镇,乡镇学生想方设法进入城区就读,导致 城区学校大班额突出。如实验小学班均 51 人,标准班额 45 人, 超标 6 人;实验中学班均 51 人,标准班额 50 人,超标 1 人;X 幼儿园班均 43 人,标准班额 30 人,超标 13 人。二是农村小规 模学校客观存在。农村小学适龄学生向主城、X、X 转移较多, 各乡镇小学生本地就学人数锐减,个别班级仅有 1—3 名学生, 在校生 100 人以下小学占比高达 46.3%。全区低于 30 人的小学 11 个,占小学的 20.4%,分别是:X 小学、X 小学、X 教学点, X 小学、X 小学,X 小学、X 教学点,X 小学、X 小学,X 小学, X 小学;30 人—50 人的小学 4 个,占小学的 7.4%,分别是:X 小学、X 小学、X 教学点、X 教学点;50 人—100 人的小学 10 个,占小学的 18.5%,分别是:X 小学、X 小学,X 小学、X 小 学,X 小学,X 小学,X 小学,X 小学,X 小学,X 小学。三是 高中布局还需优化。目前,我区城区高中只有 X 中学,乡镇高 中有 X、X、X 3 所,20XX 年—20XX 年高中学生情况 X 分别为 456 人、461 人、472 人,X 为 897 人、917 人、933 人,X 为 1482 人、1552 人、1562 人。总体呈现城区学校拥挤,高中学校布局 分散,农村小学和初中生源逐年减少,教师资源、教育经费投入 分散,不能高效使用,全区学校布局调整迫在眉睫。 (三)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一是城乡配置不均衡。乡镇学校 按规定应配编制 1772 人,实际在编职工 2117 人,超配 345 人; 城区学校按规定应配编制 1818 人,实配 1704 人,缺额 114 人。 下表为按规定师生比应配和实配教师数据。 全区实际核编 3968 人,按现有师生比应配备 3590 人,实际 在岗 3821 人,核编超配 378 人,实际在岗教师超配 231 人。其 中幼儿园缺 160 人,小学超 449 人,初中超 71 人,高中缺 71 人, 特教缺 5 人,职教缺 53 人。如和顺小学共 21 名学生,6 个班级, 配备 18 名教师(目前抽调 3 人至 X,1 名工人,1 名管理人员, 有 13 名教师在职任教);根据相关文件要求,不足 10 人的班级 配备 1 名教师,超过 10 人不足 20 人的配备 2 名教师,但如 1 个 班只配 1 名教师,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