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乡“书记领航·作风固本”工程干部作用发挥实施方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XX 乡“书记领航·作风固本”工程干部作用 发挥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干部作 风建设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我乡“书记领航·作风固本”工程, 切实解决干部队伍在思想、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锻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 洁”的过硬干部队伍,经乡党委研究决定,现制定并印发《XX 乡“书记领航·作风固本”工程干部作用发挥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 XX 大精神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 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通过实施系统 性、靶向性、长效性的作风建设举措,教育引导全乡广大干部深 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 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优良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古韵 XX、生态旅游 XX”提 供坚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高位推动。乡党委负总责,党委书记作为 第一责任人亲自挂帅、亲自部署。把作风建设贯穿于乡域治理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2.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紧盯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服 务意识不强、担当精神不足、工作效能不高等现实问题,深入剖 析根源,精准制定对策,确保每一项措施都能对症下药、务实管 用。我乡干部队伍中 35 周岁及以下干部占比为 14%,本科及以 上学历干部占比为 22%,队伍结构优化和能力提升迫在眉睫。 3.坚持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将作风建设与我乡产业发展、 项目建设、民生服务等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在实践一线锤炼干部、 检验作风,实现作风建设与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互进。 4.坚持常态长效,标本兼治。注重制度建设,把实践中行之 有效的做法固化为制度规范,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長 效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主要目标 力争通过 1-2 年的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1.思想觉悟显著提升。全乡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实 现新跨越,服务群众、勇于担当的意识深入骨髓,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2.能力本领显著增强。干部队伍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基层工作 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大幅提升,谋划发展、推动落实、驾驭复杂 局面的专业本领更加过硬。 3.工作实绩显著呈现。干部在产业发展、景区升级、乡村治 理等领域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一批“硬骨头”问题得到解 决,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有关干部作风的信访投诉率同比下降 30%以上。 4.制度体系显著完善。建立健全一套覆盖干部选拔、培育、 管理、考核、监督全链条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激励担当、奖优 罚劣的导向更加鲜明。 二、重点任务与行动路径 围绕“思想淬炼、管理提效、实践检验”三大板块,实施 “铸魂、健体、融通”三大专项行动,为干部发挥作用划定“施 工图”。 (一)实施“铸魂”行动,筑牢思想根基,锤炼实干作风 聚焦思想源头,解决干部“为何干”的动力问题和“怎么干” 的方向问题。 1.深化“第一议题”学习,实现理论武装常态化。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乡党委会议、理论学习中心组 学习和“三会一课”的首要内容。每月至少组织 1 次集中学习, 每季度开展 1 次专题研讨,要求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带头撰写心 得体会,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分享,确保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2.开展“作风建设大家谈”活动,推动思想碰撞常态化。以 “破除‘好人主义’,我该怎么做”、“服务茶农‘最后一公里’, 我能做什么”等为主题,每季度在全乡范围内组织一次“作风建 设大家谈”活动。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辩论赛、情景模拟 或圆桌论坛,鼓励干部结合自身岗位,谈认识、摆问题、找差距、 定措施。通过思想交锋,引导干部破除思维定势,强化宗旨意 识和斗争精神。 (二)实施“健体”行动,优化管理机制,激发担当动能 聚焦管理环节,以科学的机制选拔人、考核人、监督人,营 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1.树立“一线赛马”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在项目建设、产 业发展、信访维稳等“主战场”识别和选拔干部。明确规定,乡 科级后备干部人选中,具有两年以上重点项目或艰苦岗位工作经 历的比例不低于 70%。在干部提拔任用、评优评先时,必须将 “作风表现”作为前置审查项,对作风漂浮、群众意见大的干部 实行“一票否决”。 2.完善“实绩挂钩”的量化考核体系。升级现有的《村干部 绩效管理工作方案》并推广至全体乡干部,构建“基础分+绩效 分+作风分”的综合考核模式。其中,“作风分”权重不低于 30%,其评分依据包括: 群众评议(占 40%):每半年组织一次由村“两委”成员、 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参与的线上或线下无记名评议。 上级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