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宣传部领导基层减负研讨发言材料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宣传部领导基层减负研讨发言材料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围绕为基层减负这 一重要议题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意义重大,恰逢其时。刚才, 几位同志的发言很有深度,很受启发。结合近期我们在 7 月 18 日组织开展的专题学习,特别是观看了《一会儿车一到,咱们就 把锣鼓响起来》这部微电影后,我感触颇深。下面,我结合宣传 部门的职责使命,谈三点肤浅的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共勉。 一、深刻认识形式主义的顽固性与复杂性,在思想上真正 “减负”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 战、攻坚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形式主义具有极强的顽固 性和变异性,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回潮,甚至以新的面目出现。 微电影《一会儿车一到,咱们就把锣鼓响起来》所揭示的场景, 虽然夸张,却极其生动地刺痛了我们的神经。它警示我们,有些 工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脱离群众、背离实际,是典型的“不怕 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看不见”的错误政绩观在作祟。 长期以来,“文山会海”是压在基层干部肩上的两座大山。 文件层层转发、会议层层召开,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消耗在撰写 报告、制作台账、应付检查的无尽循环中。我们在调研中发现, 一些基层单位反映,虽然明面上的红头文件有所减少,但各种通 过即时通讯软件、工作群下发的“白头文件”、通知要求却层出 不穷,让基层干部应接不暇。 更为隐蔽的是“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各种政务 APP、小程 序、本应是提高效率的工具,但在一些地方却异化为新的负担。 强制打卡、过度留痕、滥用排名、点赞评比,让基层干部“指尖” 劳累,“心尖”疲惫。甚至出现了“干得好不如晒得好”的怪现 象,工作围着屏幕转,干部围绕“留痕”干,与群众的距离却越 来越远。 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思想上的偏差。部分干部政绩观错位, 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造盆景、搞噱头,总想着用最快的路 径、最显眼的方式来展现“工作成果”。这种思想上的“包袱” 不卸下,行动上的“负担”就难以真正减轻。因此,为基层减负, 首要的是思想减负,必须从政治站位的高度,深刻认识形式主义 对党群干群关系、对政策落地落实、对事业长远发展的巨大危害, 自觉地、彻底地向一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宣战。 二、聚焦宣传部门主责主业,在行动上精准“减负” 为基层减负,宣传部门既是参与者,更应是先行者和推动者。 我们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必须刀刃向内,自我 革命,从自身做起,在具体行动中为全旗作出表率。 第一,在精文减会上动真格、下实功。我们要带头转变文风 会风,坚决杜绝照搬照抄、穿靴戴帽式的文稿,大力倡导“短、 实、新”的文风。对于文件的制发,要建立更加严格的审核把关 机制,凡是上级已有明确规定、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可发可不 发的文件,一律不发。要强化部门预算约束,近年来我部单位 运行经费预算持续压减,这本身就要求我们必须厉行节约,把有 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对于会议的召开,要坚持务实高效原则, 能合并的坚决合并,能开短会的绝不开长会,能通过线上方式解 决的就不搞大规模线下聚集。我们要让基层干部从繁杂的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