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县农村集体三 资管理现场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现场推进 会。刚才,我们一起实地观摩了*乡*村在问题整改、乡村振兴 和“三资”管理等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听取了他们的 经验介绍,相信大家深受启发、备受鼓舞。召开这次会议,主 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 论述精神,全面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决 策部署,动员全县上下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务 实的作风,打好“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突击 战”和“持久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 化提供坚实保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极端 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是发展壮大村 级集体经济、服务保障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夯实党在农村执政 基础的重要物质保障。管好用好“三资”,事关农民群众的切 身利益,事关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 实施。可以说,“三资”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乡村治理的能 力,也直接关系到我们基层工作的成败。 近年来,全县各乡镇(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 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规范“三资”管理、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方 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欣喜地看到,全县农 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大多数村集体家底得到初步摸 清,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今天 我们看到的*村,通过发展庭院经济、改良果树品种、完善灌溉 设施等方式,将“沉睡”的资源有效盘活,不仅美化了村容村 貌,更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了起来,人均年增收 近2000元,这就是“三资”管理见实效的生动写照。但是,在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农村集体“三 资”管理领域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从2024年度国家考核评估反馈的问题,以及我们近期自查自纠 的情况来看,一些深层次、顽固性的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在个 别地方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三个不清、三个不规范、三 个不到位”。一是底数不清、产权不清、责任不清的“存 量”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村集体资产资源家底仍然是一本“糊 涂账”,有多少资源可以发包、有多少资产可以盘活,一问三 不知。集体资产的权属界定模糊,导致在处置和收益分配上纠 纷不断。管理责任主体缺位,村级组织换届后财务交接不彻 底、手续不完备的现象时有发生,为资产流失和管理混乱埋下 了隐患。二是合同不规范、程序不规范、处置不规范的“增 量”风险持续存在。有的村在资源发包、资产租赁过程中,存 在“人情包”“权力包”,甚至超长期、超低价签订合同,一 份合同签几十年,租金远低于市场价,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 有的重大事项决策,不经过民主议事程序,“两委”干部甚至 个别书记“一言堂”就定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被架空。有的村级工程项目建设,存在暗箱操作、拆分项目、 违规支付工程款等行为,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三是财务管理 不到位、监督制约不到位、收益分配不到位的问题亟待解决。 有的村财务管理混乱,白条抵库、公款私存、账目公开不及时 不全面的问题屡禁不止。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发挥不充 分,对“三资”管理的监督流于形式,不敢监督、不愿监督、 不会监督。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不透明、不公平,优亲厚友,甚 至被少数人侵占挪用,引发群众强烈不满。这些问题,不仅直 接侵蚀了村集体的“家底”,更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 中的形象,动摇了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也是迎接新 一轮国家考核评估的关键之年。在这个节骨眼上,“三资”管 理如果跟不上,守不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就是空谈,促 进农民增收就是空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是空谈。全县各级 各部门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三 资”管理工作,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严肃的政 治任务,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刮骨疗毒的决心,坚决把这 块“硬骨头”啃下来。 二、聚焦重点,以“减存量、控增量、防反弹”为核心,全 面提升“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针对当前我县“三资”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坚持 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拿出实招硬招,围绕“减存 量、控增量、防反弹”这一核心目标,打好组合拳,确保专项 整治取得扎实成效。 (一)坚决“减存量”,全面清理整治历史遗留问题。存量 问题是历史形成的“烂摊子”,也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矛盾最 集中的领域,必须下猛药、出重拳,彻底清理。一要彻查家 底,做到账实相符。各乡镇(场)要立即组织力量,以村为单 位,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草原、水域、滩涂等资源性资 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经营性资 产,还有各类现金、存款、有价证券、债权债务等,进行拉网 式、地毯式的全面清查核实登记。要逐项逐笔建立台账,完善 档案,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这项工作必须在今年9月底前全部 完成,并录入全县统一的“三资”监管平台,实现动态管理。 数据显示,通过前一阶段的自查,全县已累计清理规范各类不 规范、超低价、超长期合同860余份,清收盘活各类集体资 金1200余万元,为村集体直接增加收入超过300万元。这个势头 要保持下去,对清理出来的问题合同,要分门别类,依法依规 予以纠正或废止;对长期拖欠的承包费、租赁费,要加大清收 力度,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绝不能让集体资产白白流 失。二要盘活资产,唤醒“沉睡”资本。清产核资不是目 的,盘活增值才是关键。要对清查出来的闲置、低效资产,逐 一分析原因,制定盘活方案。闲置的校舍、厂房、办公用 装,可以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农产品加 工、仓储物流等产业。零散的集体土地,可以通过流转、整 合,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学习*村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