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面临困境分析与对策
建议
县级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作为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的关
键桥梁,不仅承载着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任,更是缓
解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支柱。
基于近年来对县级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审计实践,本文将从多
维度剖析其当前面临的困境,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期为
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县级政府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困境分析
(一)公司治理能力较弱
20XX 年前后,大多数地方政府均成立了融资性担保公司,
部分担保公司成立时间甚至更早。这些公司初期团队多从各政府
部门抽调组成,董监高人员大多由当地财政部门或平台公司派遣,
缺乏专业的担保从业知识,未能建立有效的市场化担保体系。由
于成立初期便面临绩效考核压力,担保业务匆忙开展,积累了较
多风险隐患。
(二)受政策影响因素较大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出台了一系列减费让利政
策,其中对担保公司影响最明显的是担保费率下降。20XX 年省
级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
各地方融资性担保公司逐步实现支小支农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
1%的目标。尽管地方政府出台了“四补”机制,但担保费率的
下降仍对盈利能力产生了较大冲击。
(三)担保客户风险较高
对于县域小微企业而言,有融资需求的优质企业通常可以通
过银行直接融资,无需通过担保公司。这意味着担保公司面临的
客户大多是直接融资较为困难的小微企业。此外,拓展外地客户
在政策上受限且风险较大,担保公司面临诸多问题,如担保物质
量不高、客户盈利能力低、行业风险集中等。在全球经济下行压
力下,担保客户的偿债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担保公司代偿现象频
发,资金流动性受到较大冲击。
二、县级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