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2025年全市村(社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2025年全市村(社区)两委班 子队伍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基层是 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村(社区)“两委”班子作为党和 国家方针政策在基层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其能力 强不强、作风硬不硬,直接关系到发展大局和民生福祉。加 强“两委”班子队伍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必然要 求,是推进我市现代化新实践的迫切需要。刚 才,*镇、*镇、*镇、*街道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介绍 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听了很受启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建强村(社区)“两委”班子是固 本强基的战略之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村(社 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最终的落脚点就在于让千家万 户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项宏伟事业,离不开一支政治 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去组织、去动员、 去落实。 (一)攻坚重任系于基层,“两委”班子勇当先锋。当 前,我市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产业升级需破解技术瓶 颈,营商环境要打通政策堵点,乡村振兴得攻克城乡差距难 题,治理效能待突破基层末梢梗阻。这些硬骨头任务,最终都 要靠基层“两委”班子啃在一线、落在实处。在工业园 区,村“两委”班子既要协调征地拆迁保障项目落地,又要化 解企业与村民的利益纠纷,某经开区周边村通过“党员包 户”机制,仅用1个月就完成300亩用地清表,保障了新能源项 目顺利开工;在乡村振兴战场,“两委”成员带头发展特色产 业,带领村民建成草莓种植基地、民宿集群,使集体经济薄弱 村年增收超50万元;在城市社区,面对老旧小区改造、停车位 规划等民生难题,社区“两委”组织居民议事会,用“大家事 大家议”的方式破解了20余起僵局。从化解邻里漏水纠纷到推 进垃圾分类全覆盖,从协助企业办理手续到解决农民工工资拖 欠,“两委”班子的身影始终活跃在矛盾最集中、群众最需要 的地方。正如基层干部所言:“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 针,‘两委’就是穿针引线的人。”只有这支队伍敢担当、善 作为,转型发展的各项部署才能从“纸上蓝图”变为“地上实 景”,攻坚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才能被逐个攻克。 (二)党群纽带扎根民心,“两委”班子筑牢根基。“两 委”班子是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群众看我们党,首先 看身边的“两委”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他们带头蹚积水、 转移群众,用满身泥泞换来村民安全;在疫情防控期间,他 们24小时值守卡点、配送物资,成为群众眼中的“主心 骨”;在政策宣讲现场,他们用方言土语解读医保新政、养老 政策,让党的温暖直达民心。这种朝夕相处的联系,让“两 委”班子成为群众最信赖的“贴心人”,某社区居民说:“有 困难找居委会,就像遇到事找家人一样踏实。”作为党联系群 众的“最后一公里”守护者,“两委”班子的凝聚力直接关系 党的执政根基。近年来,我市推行“党建引领网格化治 理”,将“两委”成员、党员骨干编入网格,每周至少3次走访 群众,累计收集诉求8000余条,办结率达98%。在征地补偿、集 体资产分配等敏感问题上,“两委”班子坚持“四议两公 开”,用透明公正赢得群众支持,某城中村改造项目因程序规 范、补偿合理,实现“零上访”推进。正是这种“鱼水深 情”,让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 团结带领群众攻坚克难的坚强核心。 (三)队伍建强赋能发展,堡垒稳固激发动能。建强“两 委”班子,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我市以“选优 配强、赋能提效、严管厚爱”为抓手,打造过硬基层队伍:在 选拔上,打破“论资排辈”,从返乡青年、致富能手、退役军 人中吸纳新鲜血液,近三年新任“两委”成员中35岁以下占比 提升至42%;在培养上,开展“菜单式”培训,围绕产业发展、 矛盾调解等实用技能组织专题课,每年轮训基层干部超万人 次;在激励上,建立“星级评定”机制,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 遇、评先评优挂钩,让干得好的有甜头、有奔头。队伍强则事 业兴。过硬的“两委”班子推动基层面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 空白村全部“清零”,年经营性收入超10万元的村占比 达76%;城乡环境整治中,村民主动参与拆违治乱,村容村貌实 现“蝶变”;基层治理中,“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成为 常态,群众满意度较三年前提升15个百分点。实践证 明,把“两委”班子建成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群众拥护的战 斗堡垒,就能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我市转型发展提 供最持久、最深沉的动力,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基层扎得 更牢、长得更壮。 二、聚焦关键,全面落实选用、教育、管理“三个并重”的 核心任务 建强队伍,要遵循干部成长规律,系统施策、精准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