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深入学习中央城市工
作会议精神专题研讨交流上的发言稿
同志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城市工
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
洞察城市演进规律,科学谋划城市发展蓝图,明确了当前和今后
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和重点任务,是我们做
好基层城市工作的总纲领。作为镇长,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
荣,必须带领全镇干部队伍,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实质,紧密联系
XX 发展实际,切实将思想伟力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
能和生动实践。下面,结合学习和思考,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筑牢高质量发展思想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城市工作
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人民城市人民建。”
这鲜明回答了城市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性问题。我们
必须深刻领悟其精髓要义,校准城市工作的方向航标。
(一)坚持党的领导,统领发展全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
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城市是国家治理的重心所在,
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引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
治保证和最大制度优势。具体而言。一要在组织体系上坚持全域
覆盖。持续优化完善镇党委对城市工作重大事项的决策机制,健
全由镇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
障的工作格局。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 XX
城市建设、治理、服务各环节得到不折不扣的执行。坚决防止
“多头指挥”、“九龙治水”现象,形成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强
大合力。二要在理论武装上做到融会贯通。将学习贯彻中央城市
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
讨、干部轮训等多种形式,引导全镇干部深刻领会党中央关于城
市发展的战略意图、总体部署和具体要求,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将其融入谋划发展蓝图的方方面
面。三要在政治引领上强化行动自觉。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特别是
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时刻牢记
为谁掌权、为谁谋利,自觉将个人奋斗融入人民城市建设的伟大
事业之中。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扬求真务实、真抓
实干的作风,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推动 XX 城市面貌持续改善、
人民生活稳步提升的实际成效上。我们必须始终以党的旗帜为旗
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确保 XX 在现代化进程中行稳致远。
(二)恪守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宗旨。“人民城市人民建,
人民城市为人民”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灵魂和主线。
它要求我们必须将一切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于满
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重点要在三个方面深化认识与实
践。一需强化群众观念核心地位。在规划编制、项目实施、政策
制定中,必须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畅通“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意见表达渠道,健全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有效机
制,使城市发展更充分体现民意、更广泛汇聚民智、更切实保障
民生。每一项决策都应考虑其能否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二要聚焦民生需求精准施策。围绕 XX 镇域范
围内存在的实际短板,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基本公
共服务供给不均衡、质量有待提升的问题,以及交通出行、环境
整治、休闲空间等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痛点难点,列出清单、
明确时限、压实责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城市工作的成效,
最终要体现在千家万户的笑脸上、柴米油盐的变化里。三要构建
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充分激发市民群众的主人翁精神,拓宽社会
力量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支持社区自治组织规范
运行,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壮大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市场主
体履行社会责任。通过机制创新,将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与自下
而上的积极参与紧密结合,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
有”的城市治理共同体。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是城市发展的根本
依靠力量。
(三)笃行内涵发展,锻造品质精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城市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扩张,而要更加注重品质提升。”这
为我们指明了当前城市工作的战略取向,必须坚决摒弃过去重速
度轻质量、重外延轻内涵的发展模式,将重心转移到以优化结构、
提升功能、彰显特色为核心的轨道上来。其要义体现在。其一,
推动空间利用集约高效。针对 XX 镇域特点,科学划定生态保护
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强化刚性
约束。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推广多层厂房、复合型社区
等节地模式,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扩张。对存量建设用地,通
过盘活低效用地、推进有机更新等方式深度挖潜,向存量要空间、
要效益。其二,促进功能布局协调优化。依据 XX 在更大区域格
局中的定位,结合自然禀赋和产业基础,明确各组团、片区的主
导功能和发展重点,推动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补、联系紧密的
空间结构。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完善城镇综合承
载力,避免“摊大饼”式无序蔓延。其三,塑造独具魅力风貌特
色。深刻认识城镇风貌是历史积淀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体现。加强
对 XX 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古树名木等文化资源的系统性保护,
留住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在新建
项目中,强调建筑设计的时代感与地域性表达,注重空间尺度、
色彩材质、绿化景观的协调统一,打造具有识别度、归属感和文
化气质的 XX 形象。内涵式发展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攀登之路,我
们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匠心精神精雕细琢。
二、聚焦关键领域突破,擘画 XX现代化新图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指出:“城市工作要抓住重
点,扭住关键,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发展。”结合 XX 实际,我们
要精准对接七大任务部署,找准切入点和发力点,构建具有 XX
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发展体系。
(一)创新赋能,产业焕新。会议将“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
城市”摆在突出位置,强调“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城市动能”。作
为乡镇一级,我们要立足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探索有自身特色
的创新发展路径。具体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引育创新主体,激
活源头活水。积极对接省市县产业政策和创新资源,大力引进符
合 XX 产业定位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种子企业。优
化镇级招商引资政策导向,从过去单纯追求投资规模向注重项目
科技含量、成长潜力、产业契合度转变。鼓励本地传统企业加大
研发投入,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实现技术升级、产品
更新。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推动本地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技术
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在 XX 转化落地。建立完善镇级人才服
务保障体系,优化创业环境,努力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