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违反作风建设精神典型案例警示思想交流会
上的发言(乡镇)
同志们:
根据《关于在全县开展违反作风建设精神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的工作方案》要求,近期我和大家集中学习了纪委通报的各起典
型案例,包括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他们的教训令人震撼、发人深省。结合自
身思想、学习和工作实际,我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高度警醒,筑牢思想“防火墙”
通报的典型案例,看似是“小事”“小节”,实则是理想信念
滑坡的“第一粒扣子”松动所致。比如某干部违规接受管理服务
对象宴请的案例,表面是吃了一顿饭,实质是纪律意识淡薄、特
权思想作祟,最终从“破纪”走向“破法”。通报的各起典型案
例警醒我们:作风问题无小事,纪律红线不可越。很多违纪行为
的发生,往往始于思想上的“一念之差”——认为“不影响大局”
“不会被发现”,最终在侥幸心理中一步步滑向深渊。这也让我
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精神不是“稻草人”,而是带电的“高压
线”,必须时刻敬畏、坚决遵守。
二、深查细照,找准自身“风险点”
作为乡镇干部,我们每天面对的是群众的急难愁盼,一言一
行都代表着基层政府的形象。对照案例,我反思自身:
在思想上,没有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有时因日常事务
繁杂,对政治理论学习尤其是廉政教育存在“应付式”心态,对
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这其实是思想“缺钙”的表现。
在作风上,有时存在“下班可以松口气歇歇脚”的倾向。比
如,之前出现过下午下班后与原单位同事或朋友一块就餐现象,
虽然不存在宴请行为,但有时碍于面子抽了烟、喝了酒、说了大
话,有损于党员干部形象。
在工作落实上,在落实任务时,偶尔有“过得去就行”的想
法,缺乏“钉钉子”精神,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现象,比如
对上级安排的工作,有时为了“快传达”,直接转发文件、开个
短会,却没有结合本乡实际细化措施,导致“上热下冷”。
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方面:对党员的廉洁纪律提醒较少。比
如乡村干部在红白事项宴请方面没有及时提醒到位。
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方面:对“基层减负”的政治要
求理解不深,未能从思想上真正破除形式主义顽疾。
在漠视群众、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利益方面:比如在接待群
众时,有时因手头工作忙,解释政策不够耐心;比如群众在说一
些小事时,有时候没有认真倾听,让找包村领导。在工作中存在
考虑群众急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