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集团警示教育大会上的专题党课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集团警示教育大会,并结合当前形势
讲授一堂专题党课。这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
党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在集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全
体党员干部进行的一次思想淬炼、“政治体检”和作风整训。会
议的主题,我把它概括为“优作风、求实效、敢作为,以实干担
当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下面,我将围绕这个主题,
与同志们交流三个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的极端重
要性
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对于我们国有企
业而言,优良的作风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护身符”,更是市
场竞争中攻坚克难、赢得优势的“冲锋号”。
(一)加强作风建设是践行“两个维护”的根本要求。党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
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启了作风建设的新篇章。特别是中央
八项规定的出台,如同春雷破晓,涤荡了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些顽
瘴痼疾,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我们必
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
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它不是我们工作的最高标准,而是
我们作为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基本要求和政治底线。在任何时
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有歇歇脚、松松劲的想法。持续
深化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检验我们
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试金石,是衡量我们是
否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体现。
我们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切实把思想和行
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上级党委的工作要求上来,
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绝对忠诚。
(二)加强作风建设是应对严峻复杂内外环境的现实需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新
的挑战。我们所处的行业,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技术迭代不断
加速,管理模式持续更新。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发展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面临的风险和考验前所未有。审视我
们集团内部,一些作风方面的沉疴顽疾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四风”问题出现了一些新变种、新动向,穿上了“隐身衣”、
躲进了“青纱帐”;一些干部担当精神不足,“佛系”心态、“躺
平”思想抬头,面对急难险重任务,存在“等、靠、要”的现象;
部分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官僚主义习气犹存,对基层和一线
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了事。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
效地解决,必将侵蚀我们干事创业的激情,削弱我们队伍的战斗
力,最终拖累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把作风建
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硬朗的作风、严明的纪律,为集团
轻装上阵、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三)加强作风建设是实现集团“十四五”战略目标的坚强
保障。我们集团正处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要实现
既定的战略目标,任务极其艰巨繁重。越是任务艰巨,越需要我
们有攻坚克难的锐气;越是挑战严峻,越需要我们有敢打必胜的
豪气。良好的作风,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激发广大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反之,如果
作风漂浮、纪律松弛,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花水月。我们必须通
过常态化、长效化的作风建设,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干部队伍,确保集团的各项决策部署不折
不扣地落到实处,将我们的战略蓝图一步步变为美好现实。
二、坚持问题导向,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抓好专项治理与突出
问题整改
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松一松就反
弹。我们决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聚焦突出问题,深化专项治理,
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今年,集团党委部署了四大专项治理
行动,即“老大难”结算收款、审计整改、历史项目清理、借垫
资清理。这既是刮骨疗毒的自我革命,也是强基固本的必然选择。
(一)攻坚克难,强力推进“老大难”结算收款专项治理。
应收账款高企已成为制约集团发展的“顽疾”,长期占用巨额资
金导致现金流承压,仅 2024 年末集团应收账款余额就占流动资
产的 38%,其中超三年账龄的欠款占比达 22%,潜藏着重大坏
账风险。这一问题的久拖不决,表面是外部市场环境复杂、业
主资金紧张等客观因素,深层则是内部思想认识松懈、清欠措施
疲软、责任链条断裂等主观症结。对此,必须以“刮骨疗毒”的
决心开展专项治理。集团已成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清
欠领导小组,下设房地产、市政、海外工程三个专项工作组,
对 2019 年以来的 837 个项目欠款进行“地毯式”梳理,建立包
含欠款金额、账龄、责任单位等 12 项要素的动态台账,实行“周
调度、月通报、季考核”的销号管理制度。针对不同类型欠款分
类施策:对政府类项目,主动对接财政部门纳入年度预算拨付计
划;对企业类欠款,采取“现金+资产抵债”组合方案;对恶意
拖欠主体,果断启动法律程序,2025 年已累计冻结债务人资产
4.3 亿元。借鉴兄弟单位“专班攻坚+全员联动”经验,将清欠指
标分解至 17 家子公司、56 个项目部,明确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
人,把清欠成效与班子绩效薪酬挂钩,设立 1000 万元专项奖励
基金。上半年已回收历史欠款 15.7 亿元,回收率提升至 87.2%,
预计全年可压降应收账款规模 25%以上。要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对连续两月未达清欠进度的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对造成坏账损
失的严肃追责,坚决打赢这场“现金保卫战”。
(二)标本兼治,深化审计整改与历史遗留问题清理。审计
整改与历史遗留问题清理是检验治理能力的“试金石”。近年来
集团审计发现的 326 个问题中,仍有 17%存在整改不彻底、反弹
回潮现象,部分项目借垫资清理滞后,仅 2024 年就新增沉淀资
金 1.8 亿元。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新官不理旧账”的懈怠思想、
“击鼓传花”的责任推诿,必须以系统思维推动标本兼治。强化
整改责任体系是关键。各级党组织要扛起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
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审计移交的 23 个重大问题亲自牵头
整改,如针对某 PPP 项目违规担保问题,已推动完成担保置换
并修订《投融资管理办法》。建立“领导包案”机制,班子成员
认领分管领域 47 个整改事项,实行“整改承诺制”,在 OA 系统
公示整改进度接受监督。深化自查自纠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
到底”。对照审计问题清单,各单位已排查出类似风险点 156 个,
其中工程变更签证不规范、结算资料滞后等共性问题占比 63%。
通过建立“问题-原因-措施”分析矩阵,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