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县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议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全县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议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基层治理创新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 学习借鉴“五声音阶”工作法等先进基层治理经验,总结我县前期基层治理工作成 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推动全县基层治理水 平实现新提升。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各常委、县政府相关副县长,各乡镇(街 道)党(工)委书记、分管基层治理工作的副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部 分社区(村)党组织书记代表等。刚才,*街道、*镇、县民政局、县住建局等部门 和地区作了汇报发言,既总结了各自在基层治理中的探索实践,也提出了下一步的 工作思路,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 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基层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幸福感、获得 感和安全感,关系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近年来,随着我县城镇化进程不断加 快,截至2024年底,全县城镇化率已达到62.3%,较2020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大 量人口涌入城镇社区,基层治理面临的任务日益繁重。据统计,2024年全县社区共 受理群众诉求12.6万件,较2023年增长18.5%,其中涉及物业纠纷、环境卫生、公共 服务等方面的诉求占比达73.2%,这些数据充分反映出群众对优质基层治理服务的迫 切需求。 从全国范围来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如参考材料中提到 的社区创新推出的“五声音阶”工作法,将党建引领、民生服务等要素融入传统音乐 框架,有效破解了社区治理中的“老难题”,其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就我县 而言,虽然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比如社区的“红色议事厅”、*村的“积 分制管理”等做法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治理理念不够先 进、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多元协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例如,在2024年全县基层 治理满意度调查中,群众对物业服务的满意度仅为68.5%,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为72.3%,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当前,我县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基层治理创新既是贯彻落实党 中央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也是解决群 众“急难愁盼”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 站位,深刻认识基层治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强 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学习先进经验,准确把握“五声音阶”工作法的核心要义 参考材料中*社区的“五声音阶”工作法,为我们提供了基层治理创新的生动范 例。我们要深入学习其精神实质和实践路径,结合我县实际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发 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基层治理的“定音鼓” “宫音定调”强调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这是基层治理的根本保证。社区地矿小区党 支部通过组建“红色指挥营”,每月组织“一月一议”,有效解决了小区车位紧缺、电动 车充电桩不足等问题,半年内就为群众办实事23件,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的做法 让党建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我县各级党组织要借鉴这一经验,强化基层党组织在 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推动党支部建在小区、党小组设在楼栋,确保党的组 织和工作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县已在城镇社区建立小区党支部128个,覆盖居民小 区213个,覆盖率达到85.6%,下一步要实现全覆盖,并建立健全党支部领导下的物 业、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每月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及 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像社区退休党员曹 大姐那样,组建更多“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2025年底前,每个社区至少要培育2支 以上稳定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每支队伍人数不少于20人,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二)聚焦民生服务,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100米” “商音润心”注重服务下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社区通过打 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和“惠民流动服务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种便民服 务,特别是针对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入户办理”,这种精细化服务赢得了群众的广泛 好评。我县要以此为借鉴,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2025年要实现全县城镇 社区“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整合商超、药店、医疗机构、文化场馆等资源,满 足群众“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要推广“惠民流动服务点”模式,由民政、人社、卫健 等部门每月组织1-2次联合服务活动,将社保缴费、健康体检、证件办理等服务送到 小区,对于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确保服务无死 角。据测算,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可减少群众办事出行时间累计达3.2万小时,极大 提升群众的便利度。 (三)推动多元联动,凝聚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 “角音协同”倡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这是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关键。社区通过建 立“角音联盟”机制,将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民警、律师等纳入共治体系,还 创新推出“积分兑换”“随手拍”等做法,有效解决了小区管理中的“顽疾”。我县要积 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 支撑”的基层治理体系,2025年6月底前,所有城镇社区都要建立类似的多元协同机 制,明确各方职责,形成治理合力。要推广“积分制管理”,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志 愿服务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兑换商品或服务,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同时,要利用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像社区那样,鼓励快递小哥、 环卫工人等群体加入“随手拍”队伍,及时发现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问题,2025年要实 现全县基层治理问题处置效率提升30%以上。 (四)强化居民自治,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徵音聚气”突出居民的主体地位,这是基层